原鹽主要是指未經過深加工,只初步熬煮或日曬制作而成的天然鹽,其主要成分為氯化鈉(NaCl),還有少量的鈣、鉀、鎂、硫酸鈣等微量元素。相較于精制鹽,原鹽雜質含量較多,多作為工業原料進行使用。我國原鹽資源十分豐富,種類較多。根據產制來源不同,原鹽大致可分為礦井鹽、湖鹽、海鹽、巖鹽、土鹽等;根據用途不同,原鹽大致可分為漁業用鹽、農牧業用鹽、食用鹽、出口鹽、工業用鹽等。
從細分市場來看,礦井鹽已經成為原鹽最大的細分品類,市場占比為45.9%;其次為海鹽,市場占比為43.1%;湖鹽排名第三,市場占比為10.8%。
目前,我國原鹽產業鏈已經基本成熟。產業鏈上游主要為原材料供應商,提供天然鹵水、海水、鹽湖水等原材料;中游主要為原鹽生產商,負責不同種類原鹽的生產、制造等環節;下游主要為應用領域,多用來生產燒堿、金屬鈉、氯酸鈉、純堿、漂白粉、氯氣等產品,在化工、紡織印染、醫藥、輕工、冶金、飼料、陶瓷、食品加工等領域獲得廣泛應用。其中,化工已經成為原鹽最大的應用領域,應用占比為87.9%;其次為食品加工領域,應用占比為7.4%。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年原鹽行業市場投資空間及企業IPO上市環境綜合評估報告》顯示,原鹽作為一種戰略物資,在經濟社會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原鹽為基礎制作而成的食用鹽,已經成為居民日常生活的必備調味品,具有廣泛的消費人群,市場需求較為龐大,間接上帶動了原鹽需求不斷增長。除此之外,原鹽又可作為化工原料,在多個領域獲得廣泛應用,市場需求進一步提高。但受到疫情影響,我國原鹽生產企業開工率逐漸下降,產量有所下滑。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12月,我國原鹽累計產量達到4986.4萬噸,累計下降2.3%。
從產量分布來看,我國原鹽產區主要集中在湖北、山東、江蘇、四川、青海、湖南、新疆、河北等省市。其中,山東已經成為我國原鹽產量最大的省份,產量占比為17.6%;其次為江蘇省,產量占比為12.4%。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原鹽市場較為分散,市場集中度較低。目前,我國原鹽上市企業主要有濱化股份、魯北化工等。隨著我國產能結構逐漸升級,部分生產規模小的原鹽生產企業逐步退出市場,未來原鹽市場集中度有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