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物為平臺,兼備信息設施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等,集結構、系統、服務、管理及其優化組合為一體的優化組合設施,能夠為用戶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節能、環保、健康的建筑環境。
政策方面,2022年11月,科技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十四五”城鎮化與城市發展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提出要以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為基礎,開展智能建造與智慧運維基礎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與轉化應用,促進建筑業與信息產業等業態融合,顯著提高建筑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城市運維效率。智能建筑具有良好發展環境。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智能建筑行業市場分析研究報告》顯示,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國民對建筑的安全性、便利性要求不斷提高,疊加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不斷進步,智慧城市建設不斷推進,智能建筑行業獲得快速發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7年我國智能建筑市場規模約為1100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約為2500億元,2017-2022年復合年增長率約為18%。
從區域分布來看,智能建筑市場主要集中在華北、華東及華南地區。其中華北地區市場份額占比約為26%,位列第一,華東地區占比約為25%,位列第二,華南地區占比約為21%,位列第三。
智能建筑能夠有效降低能源消耗,節約運營成本和維護成本,并能通過實時數據監控來提前預防潛在風險,提高居住者的舒適度和幸福感,將會成為建筑行業主要發展方向。我國智能建筑行業起步較晚,目前仍處于發展階段,其市場滲透率與美國、日本等國家相比仍處于較低水平,行業具有較大發展潛力。在我國科技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節能減排政策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智能建筑應用領域將會不斷拓展,市場滲透率將逐步提升,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國家政策支持及市場需求的推動下,我國智能建筑行業內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研發及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從區域分布來看,國內智能建筑企業主要分布在上海、廣東、北京、江蘇等經濟及科技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代表性企業有深圳達實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羅克佳華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中電興發與鑫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延華智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