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熱是在一定經濟技術條件下,在能源利用設備中沒有被利用的能源,包括廢汽廢水余熱、高溫廢氣余熱、化學反應余熱、高溫產品和爐渣余熱等。余熱發電是利用生產過程中多余的熱能轉換為電能的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工業、制造業規模不斷擴大,能源消費持續增長,國內可利用余熱資源總量不斷增加。2022年我國可利用余熱資源總量約為14億Tce。目前我國工業余熱利用率仍處于較低水平,余熱發電行業具有較大發展潛力。
余熱發電可廣泛用于化工、水泥、玻璃、鋼鐵等傳統高耗能產業,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在環境形勢日益嚴峻,社會環保意識不斷提升的背景下,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政策鼓勵支持循環經濟、節能環保等產業發展,為余熱發電行業提供良好發展環境。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余熱發電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在國家政策及市場需求的推動下,我國余熱發電裝機容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15年我國余熱發電裝機容量約為1000萬千瓦,2022年裝機容量超過2500萬千瓦,2015-2022年復合年增長率約為14%。受生產技術進步、市場供給增加等影響,近年來國內余熱發電裝機均價呈逐年下降趨勢,由2018年的0.45萬元/千瓦左右下降到2022年的0.35萬元/千瓦左右。
我國余熱發電行業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但由于行業發展時間較短,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行業集中度較低。目前國內余熱發電行業內企業有中材節能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川潤股份有限公司、鄭州沃特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凱盛國際工程有限公司等。
中材節能股份有限公司為國內余熱發電行業內龍頭企業,公司擁有全球領先的余熱余壓利用技術,水泥余熱發電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并承建國內外400余個工業余熱電站,年發電量達260億度,減少CO2排放2000萬噸以上。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雙碳”政策不斷推進,社會環保意識不斷提升,余熱發電作為解決能源壓力及環保問題重要途徑之一,市場規模將保持增長態勢,行業景氣度良好。在生產技術不斷進步,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的背景下,余熱發電市場將逐漸向具有技術、規模等優勢的企業聚集,行業集中度將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