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質合金是以高硬度難熔金屬化合物為主要成分,再加入鎳、鈷等粘結金屬,經過壓制、球磨等粉末冶金工藝制作而成的一種合金材料,具有強度大、耐磨、硬度高、耐腐蝕等特點。
根據成分不同,硬質合金大致可分為鎢鈦鈷類硬質合金、鋼基硬質合金、涂層硬質合金、鎢鉬系硬質合金、炭化鉻基硬質合金、鎢鈦鉭類硬質合金等;根據形狀不同,硬質合金大致可分為板狀、棒狀、球狀等;根據用途不同,硬質合金大致可分為切削工具用硬質合金、礦山工具用硬質合金、耐磨零件用硬質合金等。
從產業鏈上游來看,我國硬質合金原材料主要有鎢、鈷等金屬化合物。其中,鎢為硬質合金的主要原材料。我國鎢礦資源儲量較為豐富,在世界鎢礦資源總量中的占比較大。在下游市場需求帶動下,我國鎢精礦開采量逐漸加大,產量有所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鎢精礦產量約為11.5萬噸,同比增長6.07%。
硬質合金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多應用于機械加工、礦山開采、航空航天、汽車、鋼鐵冶煉、醫療器械等領域。在機械加工領域中,硬質合金憑借其硬度大、耐磨性好等優勢,多被用于生產鉆頭、刀具、銑刀等加工工具,可在生產過程中保持較高的加工精度。硬質合金還能用于生產金屬模具的副模、模具座等零部件,大大提升了模具的耐磨性和使用壽命。在航空航天領域中,硬質合金憑借其強度高、剛性強、自重輕等優點,可在保證機身強度的同時降低飛行器重量,從而滿足飛機輕量化需求。整體來看,我國硬質合金消費市場較為廣泛。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硬質合金項目商業計劃書》顯示,在下游市場需求的帶動下,我國硬質合金企業生產規模逐漸擴大,產量有所增長。2022年,我國硬質合金產量達到5.9萬噸,同比增長了10.32%。從產能分布來看,我國硬質合金產能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江蘇、浙江、湖南、四川等省份。其中,浙江省、廣東省、江蘇省為我國硬質合金產能占比最大的地區。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國規模較大的硬質合金企業主要有長鷹硬材、中鎢高新、新銳股份、章源鎢業、廈門鎢業、翔鷺鎢業等。其中,中鎢高新在我國硬質合金市場中的占比較大,已經成為行業內頭部企業。隨著我國硬質合金市場快速發展,中鎢高新營業收入有所增長。根據公司年報中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鎢高新實現營業收入130.80億元,同比增長了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