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鋼又稱為硅鋼片,是一種含硅量在0.5%-4.5%之間的硅鐵軟磁合金。相較于其他鋼材,電工鋼具有耐蝕性、渦流損耗低、磁導率高、磁性能穩定性等優點。經過多年發展,電工鋼種類逐漸增多。根據化學成分不同,電工鋼可分為硅鋼、非硅鋼等;根據加工工藝不同,電工鋼可分為冷軋電鋼、熱軋電鋼等;根據磁性能不同,電工鋼可分為無取向電工鋼、取向電工鋼等。其中,無取向電工鋼可細分為高牌號無取向電工鋼、中低牌號無取向電工鋼;取向電工鋼可細分為高磁感取向電工鋼(HiB)、一般取向電工鋼(CGO)等。
從產業鏈上游來看,電工鋼的原材料主要有生鐵、鋁、硅等原材料。其中,工業硅為生產電工鋼的主要原材料。工業硅作為一種基礎原料,多用于生產硅合金、耐火材料、鋼鐵、光纖等產品,在光電、電子、化工、光伏等領域獲得廣泛應用。在下游市場需求帶動下,我國工業硅企業生產規模逐漸擴大,產量有所增長。2023年,我國工業硅產量已經超過了340.00萬噸。
電工鋼多用于生產發電機、變壓器、電抗機、電機等,在電力、電子、電動汽車等終端領域中獲得廣泛應用。在變壓器領域中,電工鋼多用于生產變壓器的鐵芯,可以提高變壓器的轉換效率。在電機領域中,電工鋼憑借其磁感應輕度大、磁飽和率高等優點,多用于生產電機中的轉子和定子,起到降低電機能耗、增強扭矩性能和功率的作用。整體來看,我國電工鋼消費市場較為廣泛。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年電工鋼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隨著我國電子、電力行業快速發展,電工鋼作為一種基礎原材料,市場需求隨之增長。在此背景下,我國電工鋼企業生產規模逐漸擴大,產量有所增長。根據中國金屬學會電工鋼分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我國電工鋼產量為725.12萬噸;其中,取向電工鋼產量為122.95萬噸,同比增長16.98%;無取向電工鋼產量為602.17萬噸,同比增長7.23%。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規模較大的電工鋼企業主要有太鋼不銹、寶鋼股份、首鋼股份、福建晶龍、山西利國等。近幾年,我國電工鋼市場快速發展,企業之間競爭更加激烈,部分規模較小、產能落后的企業逐步被淘汰,市場逐漸向大型企業集中,未來我國電工鋼市場集中度有望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