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是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在加強社會保障、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國低空經濟重點發展領域包括低空制造產業、綜合服務產業、低空飛行產業等。
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政策鼓勵支持低空經濟產業發展。2023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發布《綠色航空制造業發展綱要(2023-2035年)》,提出要利用5G、低軌衛星互聯網等技術手段,開展星基通信導航監視應用,推進綠色航空服務監管數字化智慧化,構建設施互聯、信息互通的低空物聯網絡。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年低空經濟行業發展現狀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低空經濟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能夠為經濟發展帶來新動力。隨著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消費能力不斷增加,疊加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社會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近年來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保持增長態勢。2020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約為2600億元,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2020-2024年復合年增長率約為18%。
從細分市場來看,無人機是低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環境保護、物流運輸、智慧城市等領域中應用廣泛。隨著我國科技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制造技術不斷進步,無人機性能不斷提高,應用范圍不斷拓展,市場規模保持增長態勢。僅從民用無人機來看,2022年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接近1200億元,同比增長約38%,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超過1760億元。
在行業前景看好的背景下,我國低空經濟市場參與者數量不斷增加,競爭不斷加劇,代表性企業有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中航直升機股份有限公司等。低空經濟產業鏈長,覆蓋范圍廣,關鍵材料、核心零部件研發難度大,技術含量高,行業具有較強進入壁壘。目前我國低空經濟仍處于發展階段,在行業標準、基礎設施等方面仍有較大進步空間。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生產技術不斷進步,相關政策法規不斷完善,無人機等產品的服務成本將會不斷降低,低空經濟在應急救援、醫療救護、海關緝私等領域的應用將會不斷深入,行業具有廣闊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