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調酒是預先調配好的酒精飲料,通常以白蘭地、伏特加等為基酒,加入果汁、蘇打水、食品添加劑等調配而成。預調酒是配制酒的一種,屬于相對新興的品類。預調酒口味多樣,且酒精度數相對較低,消費人群較為廣泛。
預調酒產業鏈上游為基酒、果汁等原材料的供應;下游主要通過商超、便利店、電商平臺、KA渠道等抵達終端消費者手中。從銷售渠道結構分布來看,KA渠道占比超過44%,位列第一;大型商超占比約為25%,位列第二。
隨著國民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消費結構不斷優化,疊加新一代消費群體成長,消費觀念轉變,對低度酒類的接受度不斷提升,預調酒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8年我國預調酒市場規模約為32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超過70億元,2018-2022年復合年增長率約為22%。從區域分布來看,受經濟發展水平、居民消費能力、城市文化等影響,目前我國預調酒市場主要集中在華東等經濟發達地區。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9年中國預調酒行業應用市場需求及開拓機會研究報告》顯示,從全球市場來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飲酒文化較為濃厚,預調酒行業發展較為成熟,疊加消費水平不斷上升,預調酒人均消費量及消費金額處于較高水平。從國內市場來看,我國預調酒行業發展時間較短,人均消費量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行業具有較大發展空間。2022年澳大利亞預調酒人均消費量超過15升,中國人均消費量不足0.5升。
我國預調酒行業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品牌數量不斷增加,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目前我國預調酒行業集中度較高,上海百潤投資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憑借旗下牌RIO引領國內預調雞尾酒行業的發展,占據預調酒66%以上的市場份額。公司預調酒雞尾酒在售產品涵蓋了不同酒精度的多個系列,提供多種口味選擇,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和不同消費場景的需求。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國民健康意識不斷提升,對預調酒的口感、品質等要求不斷提高,未來國內預調酒行業將向個性化、多元化等方向發展。國內預調酒生產企業需要瞄準消費者需求,加強新產品、新口味的研發,并加大產品宣傳營銷力度,增加產品附加值,擴大自身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