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板是以木材、甘蔗渣、蘆葦等為原料,經過機械加工形成的一種板材。相較于實木板材,人造板具有尺寸穩定、膨脹收縮率低、結構性好、不易變形開裂、價格低廉、節約環保、易加工等優點,但也有容易燃燒、難以維護等缺點。
根據制造方法和板材結構不同,人造板大致可分為膠合板、刨花板、多層板、纖維板、防火板、密度板、細木工板等。市面上常見的板材主要有膠合板、刨花板、纖維板等。其中,膠合板具有強度大、重量輕、含膠量少等優點,但也有價格較高、木材利用率低等缺點,目前已經成為行業內用量最大的板材;刨花板具有平整度高、裝飾性強、不易變形等優點,但也有吸收厚度膨脹率高、局部易脫落等缺點;纖維板具有抗沖強度大、光滑平整度高等優點,但也有內部強度低、含膠量多等缺點。
從產業鏈上游來看,人造板的原材料主要為木材。由于“禁伐令”等相關政策,我國樹木砍伐受到嚴格限制。在此背景下,我國木材產量有所下滑。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木材產量為11944萬立方米,比上年下降了2.0%。我國木材市場供應能力不足,與市場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缺口,仍需從國外大量進口來填補這一空缺。
人造板主要應用于家具、建筑裝飾、包裝、船舶等領域。近幾年,我國居民收入結構逐漸升級,對居家生活的品質要求不斷提高。家具作為家庭生活中的必需品,可為居民提供舒適和便利的服務,市場需求有所增長。在此背景下,我國家具零售額逐漸提升。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我國家具零售總額為1516億元,同比增長了2.8%。人造板作為生產家具的主要板材,市場需求逐漸增長。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9年中國人造板材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近幾年,我國人造板產業結構逐漸升級,優質產品的供給能力不斷提升,在下游市場需求帶動下,人造板行業產值有所增長。預計到2028年,我國人造板行業總產值將超過9000億元。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由于技術和資金門檻較低,我國人造板市場中企業數量較多,但大部分企業為中小型企業。目前,我國大型人造板企業主要有豐林木業、森工集團、大亞圣象、永安林業、山東新港、兔寶寶、鼎豐木業等。近幾年,我國人造板行業不斷發展,落后產能加速淘汰,未來市場集中度提升趨勢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