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系統(EMS),可以持續監測、分析、控制能源的使用情況,具有提高能效、降低成本、減少碳排放等優點,在幫助企業降本增效、節能減排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能源管理系統可以監測的能源包括電力、燃氣、水等,利用智能儀表等對變配電系統、集中供熱/供冷系統、給排水系統等進行監測,可以用于大型建筑、建筑群領域,包括學校、醫院、飯店、商場、辦公樓、工廠、機場、車站、港口等,實現全面能耗監測與綜合管理。
能源管理系統的技術架構主要包括感知層,包括智能儀表、傳感器等,實時監測并獲取數據;通信層,基于局域網、無線通信技術等進行實時數據傳輸;應用層,接收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給出優化方案;云平臺層,對數據進行遠程監控、管理與優化。
我國是工業大國,工業能耗巨大,從電力方面來看,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1-11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8968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1%,其中,第二產業用電量5812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3%,在總用電量中的占比64.8%。為節能減排、降本增效、提高企業競爭力,工廠成為我國能源管理系統的重要應用領域。
2024年,全球能源管理系統(EMS)市場規模約為394億美元;預計2024-2030年,全球能源管理系統(EMS)市場將繼續以10.8%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29億美元左右。其中,北美市場份額占比最大,亞太市場增長速度較快。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海外市場中,能源管理系統提供商主要有瑞士ABB、德國西門子(Siemens)、法國施耐德(Schneider Electric)、美國羅克韋爾(Rockwell Automation)、美國霍尼韋爾(Honeywell)、美國艾默生(Emerson Electric)、日本橫河電機(YOKOGAWA)等;在我國市場中,能源管理系統提供商主要有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華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舜云互聯技術有限公司、成都思為交互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德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