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17日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2015年10月份我國商務運行情況。有媒體提問時指出,“報道稱今年上半年中國對非洲直接投資額5.68億美元,和去年同期相比銳減84%。”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這個報道數據不太準確。根據商務部的統計,2015年上半年中國對非洲直接投資額11.9億美元,而不是5.68億美元。
沈丹陽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對非洲投資雖然出現一些波動,有較大幅度的下降,超過40%,但這主要是受去年以來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以及非洲埃博拉疫情的影響,從長期看,中國對非洲的投資仍將保持快速增長。據
市場調研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中國在非洲石油、天然氣、煤炭、礦業及金屬項目上的投資從去年同期的1.414億美元增至2.889億美元。
過去10年,中國與非洲各國的關系一直是非洲地區經濟增長的關鍵組成部分。中國對非投資在2008年即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達到了117億美元的峰值,而在隨后5年間回落至年均15億美元。
中國政府一直重視對非的投資合作,去年李克強總理訪問非洲的時候提出了“461中非合作框架”,宣布中方愿與非洲國家積極推進產業和金融合作等六大工程,力爭實現到2020年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向1000億美元邁進。
但與中非貿易相比,投資只代表中非關系中相對較小的一部分。2009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中國與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之間的貿易額從2002年的不到100億美元增長到2013年的逾1700億美元。
盡管中國對非洲投資平穩增長,但是非洲一些國家仍擔心,中國經濟轉型,會對非洲的投資興趣減少。FDI是宏觀經濟形勢的風向標,反映了全球投資的變化。數據顯示,新興市場資本流入與GDP的比例已從2007年8%的高位,降至2015年的2%左右,特別是流入非洲的部分下滑嚴重。
行業分析師則認為,未來35年,非洲地區的人口將翻倍至20億,即使中國經濟轉變為內向型,非洲的人口趨勢也有潛力來激發內需,房地產開發與住房將成為非洲內部增長的關鍵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