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能源署發表的月度報告顯示,今年10月,在嚴重洪澇災害和大規模盜油活動的雙重沖擊下,尼日利亞原油產量降低至日產195萬桶,創近兩年新低。歐佩克數據顯示,尼日利亞已探明石油儲量為372億桶,占非洲總量的29.32%,位居第二位。
報告認為,尼日利亞未來提高石油產量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如石油工業的改革長期停滯不前、新增投資匱乏、盜油活動猖獗泛濫等。尼日利亞石油的最大進口國美國正在不斷加大本國石油產量,逐步實現自給自足。因此,尼日利亞需尋找新的原油出口市場,否則該國石油產業的發展面臨嚴重影響。
此外,由于國內原油公司現金短缺,尼日利亞大部分原油產量是由當地與外國的合資公司通過產量分成合同實現的。對此,美國著名債券評級機構穆迪公司的一名高級分析師18日在紐約表示,除非尼日利亞政府吸引更多投資并解決國有石油公司的現金短缺問題,否則,尼日利亞的原油產量在2017年前可能下降15%。
應對尼日利亞原油產量下降、市場不景氣等影響,新上任的石油資源部國務部長卡奇庫對外闡述了布哈里總統未來4年發展尼油氣行業的總體政策方針:尼日利亞油氣行業的首要發展目標是提高油氣產量,增加政府稅收收入;其次,布哈里總統計劃修改擱置多年的石油工業法案,并重新提請國會審議;第三,布哈里總統要加大對尼油氣行業的整治力度,打擊腐敗、提高透明度、完善行業標準與規范。
尼新任財政部長阿德奧遜日前也表示,將把增加非石油領域收入作為首要任務,以減輕油價下跌對尼經濟造成的影響。她認為,尼沒有石油定價權,應當忘記石油,這種“我們有油”的心態已導致政府忽視其他行業發展。
更多
投資分析報告請關注新思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