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控股趕上2014年影視跨界并購最后一班列車,斥資近4億元收購香港老牌電影公司中國星中華產業13.79億新股,為上年度影視跨界并購熱潮劃上句點。
作為一家老牌影視公司,中國星早期讓大陸觀眾熟知并愛上港產電影。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中國星擁有眾多一線影視明星,拍攝的影片幾乎部部叫座。電影賣座,公司壯大,中國星開始涉足博彩、酒店行業,影視業務卻節節下滑,淪為集團雞肋。近幾年出品電影數目大量減少,藝人數目與質量也有大幅度下滑。因此,此次國美入股不但被視作踏足影視行業的嘗試,更被看做老牌港產電影生產基地的“救星”。
2014年11月中旬,中國星宣布因重大事項緊急停牌。12月18日深夜再度復牌。復牌后的中國星增加數名股東。最顯眼的名字莫過于黃光裕。據悉,此次交易是由香港稼軒投資出資完成。該公司由國美控股與馬青合資成立。而馬青與國內知名唱片公司京文唱片創始人許鐘民是夫妻關系。同時獲得配發新股的還包括天地數碼控股有限公司、瑞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高振順及瑞東環球。
中國星12月12日所發公告透露了更多細節:中國星以每股0.2港元的價格,向稼軒集團Vision Path及瑞東環球等四名主體配發13.79億股新股,及13.79億股帶有換股權的優先股,配股價較該公司于11月21日停牌價0.7港元折讓71.4%。4名投資者承配新股后,共持有該公司60%股權,其中稼軒集團持有42%。若優先股轉換后,合并持股比例將進一步增至75%,其中稼軒集團持有52.5%。
此次投資者能為中國星帶來不少資源。京文唱片旗下藝人就包括韓紅、崔健、汪峰,2004年與百代唱片簽約,代理了EMI古典音樂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發行權,為毛阿敏李云迪朗朗等發行唱片,更是成功將DISCOVERY及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引入中國大陸市場。有此力量在背后推波助瀾,中國星可以說是提前打開國內影視市場,而這一點對于香港公司來說尤為重要。
不論國美是否要布局大文化產業,對中國星的影迷來說,或許最關心的是,中國星有沒有可能依靠這次機會東山再起。但中國星的發展不僅僅局限在影視老本行。2014年年初,國務院發文提升文化產業整體實力,鼓勵創新新興網絡文化服務模式。在這種利好環境下,中國星或許可以考慮與互聯網結合,以“渠道創新”為切入點,探索和開創全新模式,重構內地文化媒體產業新生態鏈條。
而闊別五年,中國星再投資3億制作的電影《封神榜》,有李連杰、古天樂、黃曉明和舒淇等強大演員陣容。中國星是否能順著東風再度冉冉升起?或許等電影上映便可見分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