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4日,少林寺與昆明市官渡區政府在少林寺藏經閣簽約,約定少林寺將以派駐僧團的形式對昆明四所古剎進行托管,期限30年。這是少林寺首次對其他寺廟進行托管。托管后,這四所古剎對外統稱“昆明少林寺”,變成少林寺的“下院”。
依靠下院這一特殊的寺廟發展模式,少林寺進行品牌植入,并迅速在國內外推進商業化。其中,尤以托管取得下院這種形式最為典型。最新的例子是山西靈石縣資壽寺。2014年,少林寺與當地政府簽訂協議,托管資壽寺,后者被添進少林寺官網的“下院”列表中。
除了托管,少林寺還采用投資重建等方式取得下院。這些下院分布極廣,北至天津,南至云南。依托眾多下院,少林寺布局了各類投資巨大、占地廣闊的文化產業項目。而少林寺“下院”產業得以快速推進的一大原因,離不開各地政府想借用“少林”金字招牌發展當地旅游和文化事業。
“一個下院實際上是少林寺一個門頭。”學者葉德榮在《宗統與法統》一書中說。下院住持的委派遵循嚴格的宗統。除釋永信自任住持的寺廟外,其余寺廟住持均為比“永”字輩低的“延”字輩或“恒”字輩僧人。
少林寺的一批下院,為與其有密切歷史淵源關系的寺廟。河南登封三皇寨禪院,自古是少林下院;少林寺投資1500萬恢復重建的登封大熊山水峪寺,歷史上是少林寺的糧倉;焦作月山寺,1158年由少林寺云游高僧創建。2013年,少林寺整體接管月山寺寺院,擁有對月山寺寺院的投資、規劃、開發、建設和管理權;其他的下院,如三門峽熊耳山空相寺,禪宗初祖達摩圓寂后葬在這里;河南鞏義慈云寺,有“少林共祖”的說法。
另一些下院與少林寺原來關系并不密切,有些甚至不屬于同一教派。這些寺廟因少林寺投資重建或托管而成為其下院。被托管的昆明少林寺就是一個典型。昆明少林寺四座寺廟的佛教文化與少林寺存在較大差異,遑論密切關系。
還有多座下院,其歷史教派與少林寺并不相同。河南滎陽洞林寺,擁有1800多年歷史,是佛教臨濟宗道場。少林寺投資3億元,在舊址上建造一個占地1600畝的新洞林寺。另一所下院是河南新密超化寺,有近2000年歷史,為凈土宗祖庭。少林寺牽頭募集資金部分重建。2004年,少林寺接收石佛寺為下院。后者為豫北地區最大的凈土道場。少林寺投資重建的下院,還包括河南漯河市普照寺、山東海陽夢達寺、江蘇徐州市艾山鐵佛寺、湖北大冶法華寺等。
商業開發與下院建設往往伴隨而生。少林寺投資興建的湖北大冶法華寺,項目總造價14.8億元,總用地1500畝,包括法華寺、少林禪修中心等。
少林寺快速推進下院發展,一大原因是各地政府利用少林寺品牌發展地方旅游的需要。比如2008年8月,少林寺正式接管了河南濮陽市清豐普照寺,前提是“應清豐縣人民政府及清豐縣民族宗教局的領導誠懇邀請”。而少林寺讓各地政府心動的,正是“少林”這個金字招牌。
如今,少林寺擁有眾多公司,涵蓋了武術、茶業、保健品、旅游、影視等業務。最重要的公司為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這是少林寺融資、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