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理由:
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王巍,用30年從業經驗打底,以創辦三家金融類博物館為契機,首度書寫高品質通俗財經書,系統地研究和梳理了金融史,深受讀者歡迎,并獲得了2014年第五屆中國圖書好書獎。
周其仁、任志強閱后誠意作序推薦,茅于軾、雷頤、馬勇等經濟界、歷史界意見領袖,撰文熱情推薦。
這是一本由一系列金融故事串聯成的金融史,隨便翻到哪一章都可以閱讀,精品的金融故事值得反復品位。
這是一本要為歷史翻案的書,每一個故事都是觀念的沖擊,堪稱中國金融觀念普及的**本書,心理脆弱者不宜購買。
作者簡介:
王。褐袊鹑诓┪镳^理事長、中國并購公會會長、萬盟并購集團董事長。自1982年以來曾在眾多境內外金融機構擔任要職;直接策劃、組織了幾十家大型企業的改制、重組、上市與并購業務,長期擔任中歐和長江等商學院客座教授、曾獲得2012年美國并購論壇終身并購成就獎。2015年擔任亞洲并購協會(AMAA)主席和全球金融博物館協會(IFFM)聯合主席。
2010年以來在天津、蘇州、北京和上海等地分別創建了五家不同主題的金融博物館,與任志強、劉曉光等共同發起了中國金融博物館書院,成為國內最具社會影響力的讀書平臺。
內容簡介:
一部以皇權為中心的壟斷史中,只會以從上向下的角度記錄統治的權術,向人民展示為了統治者的利益服務而經過加工的歷史。在這樣的歷史背后,人們無法看到權力之外的影響因素,一旦將那些真正促進社會發展的力量展現在人們面前,書本中的歷史立即變得蒼白無力。而被極力渲染為無惡不作、流著鮮血的資本,恰恰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
本書作者在籌建金融博物館的過程中,系統地研究和梳理了金融史,結合自身30多年金融從業經驗,從浩瀚的史料中發掘出一系列小的金融創新如何在歷史的縱深中產生令人驚嘆的蝴蝶效應,悄然改變歷史的進程。
媒體評價:
金融市場惠及的不只是老百姓個人,也能影響國家的存亡、朝代的興衰。當風險不能通過金融工具進行交易分散時,君臣可能也難以左右國家的命運。
——著名經濟學家、耶魯大學終身教授 陳志武
本書涉獵的內容極其廣泛,可以撞擊流行觀念的金融事件為數不少。若問正確的金融觀念從何而來,我想在長期的金融事件與深入的思考之間來來回回,恐怕是一條可取之道。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周其仁
我之所以推薦王巍的這本書,正在于我們在許多問題上有著相似的認識。當我們共同舉辦中國金融博物館書院時,就是希望借助這個平臺對沉睡的社會發起一場啟蒙的“革命”。讓社會重新認識曾被當作教科書的歷史記錄,用獨立的思考和實踐的檢驗糾正過去的錯誤,找回真正屬于自己的靈魂。
——北京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任志強
更多
圖書推薦請關注新思界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