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落地均已地圖為核心
在車聯網戰略方面,阿里以高德為中心成立事業部,提出一云多屏戰略;百度CarLife同樣以百度地圖為中心,提供路況數據、導航、電子狗等服;騰訊車聯網平臺則攜手四維圖新在地圖上實現云端實時在線更新等,以及騰訊系自己做的不溫不火的騰訊地圖。除此之外,BAT都在各自系統中集成了FM、新聞、社交等內容,基本上大同小異。
均建立了自己的車聯網陣營
車聯網單靠網絡公司是無法推動的,從目前來看,BAT主要從車企、硬件和內容服務三個方面挑選合作方。
百度陣營:車企合作方包括現代、奧迪、上海通用、大眾、長城汽車、長安汽車;硬件合作方包括先鋒、德賽西威、路暢、華陽、飛歌、凱越等;內容服務方包括考拉FM、網易云音樂等。
阿里陣營:車企合作方包括上汽以及捷豹、路虎等;硬件合作方包括路暢、華陽、紐曼等;內容服務大部分都是阿里系,諸如蝦米音樂、UC瀏覽器等。
騰訊陣營:車企合作方有梅賽德斯、奔馳;硬件合作方有華陽、路暢;內容合作方有考拉FM、自選股、QQ音樂等。
得益于智能交通的發展,車聯網被認為是未來最有前景的行業之一,并且其業態特征對科技巨頭十分友好,相對于其他的參與者,無論是從產品矩陣、技術、資金還是產業鏈號召力等方面來看,BAT都有著先天的優勢。然而,從2014年BAT大張旗鼓的進軍車聯網至今已近兩年,車聯網似乎也沒有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多大的波瀾。
對此,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行業分析師表示,從需求角度來看,現有的導航已經做到足夠好,用戶沒有做出替代現有導航的理由;除此之外,駕駛是一個專注的事情,音樂、新聞、社交等功能在駕駛的過程中幾乎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事情,畢竟,手機就在身邊。從產業整合角度來看,車聯網是軟件、硬件、服務雜糅在一起的行業,BAT在車聯網中的角色既要上接硬件、下接服務業,還需要吸引廣大開發者的參與,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當有一天,無人駕駛成為交通出行的主流,人們不再將注意力集中在駕駛中,而對車輛行進過程中的事情發生興趣,此時,車聯網才會發揮它真正的威力。在這樣的大前提下,車聯網會根據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和交通現狀給出建議,去哪里、走哪條路都無需人工干預。也許只有在這樣的車聯網世界中,O2O、地圖、電商、搜索、娛樂、社交等才能真正找到用武之地。所以,無人駕駛才真正是車聯網的未來。
更多物聯網應用請關注新思界綜研-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