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物聯網的深入,智能家居領域異常火熱。面對巨額的市場蛋糕誘惑,各互聯網企業、家電企業等企業紛紛涉足智能家居領域。首先,樂視網與富士康、高通等企業合作,打響了互聯網企業進軍智能電視行業的第一槍。隨后,愛奇藝、小米、阿里巴巴等無數互聯網巨頭以各種方式闖入用戶的客廳。在互聯網企業的四面夾攻下,傳統制造業也開始加快步伐。比如電視制造企業三星、LG、東芝等日韓家電企業,以及長虹、康佳等中國家電企業,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家居產品或者技術,這些標志著智能家電產品已經全面來襲。
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
《2017-2021年中國互聯網+智能家居行業發展現狀及產業轉型策略深度分析與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達600億元,從2013年開始,中國智能家居市場進入快速發展期,預計到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800億元。不過,盡管市場向好、資本追捧,但在從概念到落地的過程中,“看起來很美”智能家居市場的表現卻并不樂觀。
海爾是國內最早涉足智能家電的企業之一,十年前就發起成立“e家佳聯盟”。2013年3月,海爾在上海中國家電展上正式推出智能冰箱、智能空調和智能洗衣機等整套產品。但是海爾雖然已經有智能家電產品上市,但很少大規模做市場推廣,目前還沒有真正產生收益。而深圳、北京、上海做智能家居的小企業很多,有一批已經“死在沙灘上”。
新思界
產業研究中心行業分析師認為智能家居目前仍然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雖然目前做智能家居的廠商很多,市面上的智能產品也不少,但真正的市場還沒有鋪開。而整個人工智能應用凸顯的是整個大家居產業生態產業鏈的整合價值,因涉及多個企業利益,目前要整合比較困難。盡管智能家居將是未來物聯網即萬物互聯的必然發展方向,但中國目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