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沭陽紡織產業發展迅猛,2013年11月,繼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后,相繼獲得了 “江蘇省包覆紗產業基地”、“國家墻布及窗簾產品開發基地”、“中國包覆紗產業基地”、“全國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江蘇省中小企業集聚示范區”等榮譽,今年9月份,沭陽縣委、縣政府為促進紡織企業的轉型升級,努力提升沭陽紡織產業在國內、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全力打造國內首個智能針織產業園—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
近日,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更是喜報連連,投資8億元的西南襪業有限公司正式入住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有青島客商投資5億元的針織項目考察選址、另有兩位本土企業家分別投資600臺智能襪機達成意向、同時該園區還與全球最具盛名的針織機械制造商—意大利LONATI集團簽署了10000臺供貨協議,并且后續的產品展示中心、研發中心、售后服務中心等,也將同步建設。
按照沭陽縣紡織產業(2015—2020)發展規劃,智能針織產業園在規劃的6605畝紡織產業園內專門規劃1010畝,總建筑面積100萬平方米以上,5年內招引和培育企業100戶以上,投入襪機、圓機、包覆紗機等智能針織設備10000臺以上。
由政府搭平臺,由全國襪業領軍企業投資建設樣板工廠,開發區加大幫辦服務,加快項目建設。通過市場引領+政府服務+大戶帶動+創業基地模式,加快產業園發展。
通過引進和建設金融投資平臺(租賃公司)、人力資源平臺、研發設計平臺、網絡信息平臺、營銷策劃平臺、咨詢評估平臺、綜合配套平臺等“八大服務平臺”,同時建立大學生創業品臺等,從而達到項目集聚、產業集群、優化服務、扁平化管理的目的。
把智能針織產業園作為襪子等紡織品的規模型、旗艦型大項目的研發生產基地,大學生創業基地,地方大戶和外出回鄉人員的發展基地。鼓勵鄉鎮充分利用已有的標準化廠房為產業園發展配套分包項目,形成集群發展態勢。
以龍頭帶動,用平臺驅動,再加上縣鄉聯動,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的發展態勢強勁。除此之外,產業園的發展還有諸多的政策優惠,并有專門的領導小組負責整個項目的推進。
新思界
產業研究中心分析師認為,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依托現有紡織企業資源,并依靠政策優惠的優勢,打造成集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等功能于一體的百億乃至千億級針織品生產基地并不會太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