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邦服飾日前發布公告稱,擬對定增計劃進行調整如下:發行數量由不超過10.9億股,調整為不超過7.1億股;發行價由不低于8.28元/股,調整為不低于5.94元/股;募集資金則由不超過90億元,用于“智造”產業供應鏈平臺、O2O全渠道平臺及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中心的構建,調整為不超過42億元,具體投向不變。并表示,縮減募資額是基于項目實際需求做出的調整,并不會影響到募投項目。
對于本次定增方案的調整,美邦服飾相關負責人解釋:“公司原打算募集90億元資金進行戰略轉型,無奈遭遇系統性大跌,進而影響到本次定增。依據資本市場走勢并結合公司實際經營戰略,本次調整定增計劃確實必要,具有可行性,有利于促進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如定增募集資金不能滿足相關項目的資金需要,不足部分公司將自籌解決。”
事實上,美邦服飾從2012年起就已將互聯網化轉型發展作為公司重要的長期戰略,并積累了豐富的轉型升級經驗,為未來全面互聯網化轉型發展打下了基礎。據悉,美特斯邦威目前已開始在杭州、重慶等地區,接受消費者的個性化訂單,并放到上海的試驗工廠里制作。
但是其在轉型之路上表現并不十分如意。日前,美邦服飾不但給它的所有投資者們交出了一份難看的三季報,更是預計2015年虧損3億至4.5億元,這意味著,2008年上市以來,美邦服飾將首次出現年度虧損。至于原因,公司解釋稱,2015年加盟渠道經營調整仍滯后于直營渠道,加盟批發收入有一定幅度下滑,受其影響公司總體業績將出現虧損。
從美邦近年來的業務轉型腳步來看,其開發新品牌、開設直營店、加碼電商……卻并未帶來業績的好轉。紡織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美邦犯了創新過度的毛病,即轉型焦慮癥。
2011年,周成建喊出了上半年凈利潤增長600%的目標,彼時,互聯網大幕已然拉開,一邊是ZARA、優衣庫等國際快時尚品牌開始發力中國市場,一邊是淘品牌隨網購發展而勃興。然而,雄心勃勃的美邦卻漸漸迷失了方向。
2009年底美邦服飾庫存僅9億元,2010年底陡增至25億元,到了2011年更是攀升至30億元。在高額的庫存壓力下,銷量并沒有想象中的增長。于是美邦開始學習快時尚品牌,推出針對都市消費人群的高端品牌ME&CITY,并大量鋪設直營店,模仿ZARA的大店模式。
紡織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美邦作為本土品牌更了解中國市場,但在供應鏈、管理模式、款式設計等方面和國際品牌差距明顯,根本快不起來,大量開設的直營店反而帶來了更高額的成本投入。美邦繁多的產品線,看似一直在創新,其實是在重復,搞內部消耗,美邦其實犯了“大企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