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臺灣經濟部宣布,為提高用電效率,紡織業將于明年1月納入強制節能產業。預計每年將可節省3.96萬公升的油當量。
由于鋼鐵、造紙、水泥業、石化業、電子業、紡織業等產業占臺灣整體工業用電量的8成,所以能源管理法公告為6大耗能產業。去年經濟部修改紡織業節約能源及使用能源效率規定,規定適用范圍包括紡紗業、織布業、不織布業與印染整理業。
鋼鐵、造紙、水泥自今年1月起已實施強制節能規定,預計每年將節省2.2萬、7.8萬、1.18萬公升的油當量,石化業于7月加入后,未來年省8.1萬公升油當量,電子業11月實施則可省12.7萬公秉之油當量。而明年1月起,紡織業納入強制節能后,這一數值可達到16.66萬。至此,6大耗能產業全部納入節能規范范疇。
未來臺灣紡織業者使用冰水機群組需連續監測蒸發器冰水出水、回水攝氏溫度及冷凝器冷卻水出水、回水攝氏溫度,且單一廠區內設有3臺以上,且總容量達180冷凍噸以上經常運轉者,須實施負載調控。
而大陸地區能源資源嚴重短缺。石油、天然氣人均剩余可采儲量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儲量比較豐富的煤炭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改革開放30年間,我國的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80年代初制定了"開發與節約并重,近期把節約放在首要位置"的能源發展方針。80年代中期提出以效益為核心的能源開發利用戰略和以電力為中心的能源消費結構調整戰略。 90年代進一步將各項方針具體化,如進一步強調了能源發展的總方針,即開發與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進入新世紀,節能減排工作大范圍展開,新《節約能源法》使節約資源成為我國基本國策,節能減排工作已成為全社會參與的國事、大事。
“十三五”期間,節能減排也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續可持續發展才能使企業,使環境更好。
紡織行業前景請關注新思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