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中澳、中韓自貿協定12月20日起正式生效并實施第一輪降稅。2016年1月1日起,將實施第二輪降稅。自此,中韓雙方超過90%的產品將開始逐步進入到零關稅時代。同時,中國出口到澳大利亞的96.8%的商品將享受免稅政策。
從紡織品服裝類別來看,自兩個協定生效之日起,就有相當一部分產品的關稅立減為零。其中,以澳大利亞對中國原產紡織品服裝減讓幅度最大,除部分地毯類制品外,其余紡織品全部降為零關稅。
這一消息為今年出口承壓的紡織外貿企業帶來些許興奮。因為這不僅意味著公司的服裝產品出口澳大利亞能享受關稅減免,更重要的是,關稅下調后,中國紡織服裝產品對澳商來說更具吸引力,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澳商在華下單采購的積極性。
據了解,中澳自貿協定生效之日起,中國對澳大利亞原產171個稅號的、占比約為14.99%的紡織品服裝降稅立減為零。其中包括羊毛紗線、麻類纖維、人造和合成纖維紗線等;澳大利亞對中國原產673個稅號、占比約為73.87%的紡織品服裝降稅為零。
根據中韓自貿協定,協定生效之日起,中國對韓國原產124個稅號的、占比約為10.87%的紡織品服裝降稅為零。主要包括動物毛及紗線、麻及紗線、合成和人造化纖短纖紗線、絲紗線等。韓國對中國原產363個稅號的、占比約為27.88%的紡織品服裝降稅為零。主要包括蠶絲、廢棉、麻類紗線、人造纖維長絲紗線、合成纖維短纖、被褥等。
除上述部分產品在協定生效之日起關稅降為零,其余產品將從明年1月1日起,實施第二次降稅。經過一定過渡期后,兩個協定項下絕大多數貨物最終將實現零關稅。
與中澳自貿協定相比,中韓自貿協定的降稅進程和產品覆蓋面不盡相同。從中韓雙方降稅承諾表看,協定生效后,立即降為零關稅的產品不多,80%左右的紡織品服裝需經過10年的過渡期后才能降為零關稅。從保留稅目數和所占比例看,韓方要明顯高于中方。
行業研究人士分析認為,盡管中韓自貿協定對原產貨物的關稅減讓規定較為復雜,執行時間較長,但是隨著協定的推進,中韓兩國服裝產業的促進與融合將迎來新的契機。協定實施后,隨著中方關稅的逐步降低和取消,韓國在研發、設計和營銷方面的優勢將不斷顯現,特別是協定關于韓國在朝鮮開城工業園區產品的特定貨物處理規則,將更有利于提高韓國紡織品服裝的價格競爭力,韓國對中國紡織服裝出口逆差有望縮小。
此外,中韓、中澳自貿協定的生效,對中國紡企來說是雙方面的利好。一方面,澳大利亞客戶的采購成本降低了,會帶動下單;另一方面,公司進口的采購成本也降低了。對澳出口的貿易前景變得更加廣闊。
更多的
產業政策請關注新思界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