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指兼具陶瓷顆粒以及金屬基體優良特性的復合材料。陶瓷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通常以碳化鈦(TiC)、碳化鎢(WC)、氧化鋯增韌氧化鋁(ZTA)、氧化鋁(Al₂O₃)作為陶瓷顆粒,以鋁、鎂、鈦等金屬元素及其合金作為金屬基體制成,原位合成法、粉末冶金法、自蔓延高溫合成法、放電等離子燒結法等為其主要制備方法。
近年來,隨著行業景氣度提升,我國陶瓷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研發熱情持續高漲,已取得眾多新進展。2022年3月,廣東省科學院與華南理工大學科研團隊合作,利用激光粉末床熔融技術(LPBF)制備出一種碳化硅顆粒增強MS鋼基復合材料,該材料力學性能較好,未來有望在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高新技術領域獲得廣泛應用。
2023年12月,國家工信部發布《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24 年版)》,文件明確將高抗疲勞變形陶鋁材料、高強度鑄造陶鋁材料、高塑性鑄造陶鋁材料等原位自生陶瓷顆粒鋁基復合材料,納入先進有色金屬材料目錄。未來伴隨國家政策支持,我國陶瓷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行業發展速度有望加快。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年陶瓷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陶瓷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具備工作溫度范圍寬、比強度高、耐磨性好等優勢,在眾多領域擁有巨大應用潛力,包括機械制造、汽車制造、電子電氣、航空航天以及核工業等。在汽車制造領域,陶瓷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可用于制造具備輕量化以及高強度等特性的零部件,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空間不斷擴展,其應用需求將進一步增長。
目前,我國陶瓷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以實驗室研發為主,未實現大規模應用。安徽相邦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珠海凱利得新材料有限公司、廣東東方鋯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國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為我國陶瓷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市場主要參與者。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陶瓷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作為一種高性能復合材料,應用潛力巨大,行業發展態勢持續向好。目前,我國陶瓷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尚未實現大規模應用,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伴隨國家政策支持以及本土企業持續發力,其產業化進程將有所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