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亞砜又稱亞硫酰氯、二氯亞砜、氧氯化硫,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為無色或黃色液體,具有強烈刺激氣味,可與苯、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混溶。
作為常見的氯代試劑和脫水試劑,氯化亞砜主要用于制造酰基氯化物,在醫藥、農藥、染料、食品添加劑、鋰電池等領域應用廣泛。在醫藥領域,氯化亞砜可用于生產或合成環丙沙星、煙酸酯、三甲氧琳、福樂可定等藥物;在農藥領域,氯化亞砜可用于生產甲氰菊酯、殺鼠靈、二氯炔戊菊酯、環戊烯丙菊酯、水胺硫磷等產品。
氯化亞砜生產工藝可分為氯磺酸法、二氧化硫氣相法、三氯氧磷聯產法等,其中氯磺酸法、三氯氧磷聯產法因其對整體環境影響較大,逐漸被市場淘汰。目前我國氯化亞砜生產以二氧化硫氣相工藝為主,但二氧化硫氣相法液也存在能耗較高、精餾提純較難、生產成本較高等問題。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氯化亞砜生產國和消費國,但氯化亞砜屬于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近年來,為響應生態文明建設,各地紛紛出臺政策限制氯化亞砜產能,在此背景下,我國氯化亞砜產量受到一定的影響。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30年中國氯化亞砜(二氯亞砜)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我國氯化亞砜生產企業包括山東凱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凱盛新材)、江西世龍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濟源市恒通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石家莊市合和化工化肥有限公司、江西理文化工有限公司、莒南國泰化工有限公司等,其中凱盛新材為氯化亞砜行業龍頭,氯化亞砜產能超10萬噸/年,其他企業產能均在5萬噸/年以下。
醫藥、農藥、染料是氯化亞砜傳統應用領域,近年來,氯化亞砜應用還拓展至鋰電池、人工甜味劑等新興領域。氯化亞砜是合成雙氟磺酰亞胺鋰(LiFSI)的原材料,近年來,受益于新能源汽車、儲能行業驅動,國內企業不斷布局新增雙氟磺酰亞胺鋰產能,2023年我國雙氟磺酰亞胺鋰出貨量在1.5萬噸左右。隨著雙氟磺酰亞胺鋰產能增長,原材料氯化亞砜市場需求隨之釋放。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國際市場上,朗盛、SF-chem、Transpek等企業也擁有氯化亞砜產能,但國外企業產量在全球占比較小。我國氯化亞砜市場發展趨于成熟,行業格局較為穩定,其中凱盛新材為行業龍頭,由于環保政策、品牌及技術壁壘等因素限制,新進者發展空間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