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K大絲束碳纖維,是指每束碳纖維根數為4.8萬根的碳纖維。
碳纖維,含碳量90%以上,具有低密度、高強度、高模量、耐摩擦、耐高溫、耐腐蝕等特點。每束碳纖維根數大于4.8萬根的為大絲束碳纖維。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30年中國48K大絲束碳纖維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48K大絲束碳纖維力學性能優異,重量遠低于鋼,但強度遠高于鋼,并且與小絲束碳纖維相比,還具有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優勢,從而降低碳纖維價格,有利于其應用范圍的進一步擴寬。
48K大絲束碳纖維可以應用在機電設備、工程建筑、汽車、軌道交通、航空航天、能源等領域。
在能源領域,48K大絲束碳纖維可以用于大型風電葉片制造領域。風電葉片是風電設備中捕捉風能的重要裝置,為提高發電效率、降低發電成本,風電葉片大型化發展成為趨勢。大型風電葉片需要考慮強度、剛度、重量等因素,在120米以上風電葉片制造時,傳統玻璃纖維性能已無法滿足需求,48K大絲束碳纖維憑借重量輕、強度高、耐腐蝕等優點,成為重要解決方案。
大絲束碳纖維包括48K、50K、60K、80K等規格,我國已經具備大絲束碳纖維生產能力。例如蘭州藍星是50K大絲束碳纖維生產企業,其技術基于從英國引進的“NaSCN一步法”進行升級;吉林化纖與精功集團合資創建了吉林精功碳纖維有限公司來生產48K大絲束碳纖維,采用的是吉林碳谷的原絲與精功集團的碳化技術。
中國石化上海石化聯合國內多所科研機構、高校與企業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48K大絲束碳纖維。2022年10月,上海石化建設的我國首條48K大絲束碳纖維全國產化生產線投產,目前48K原絲產能2.4萬噸/年,48K大絲束碳纖維產能6000噸/年。上海石化成為我國首家自主掌握48K大絲束碳纖維技術的企業。
上海石化48K大絲束碳纖維含碳量超過95%,比重小于鋼的1/4,強度為鋼的7-9倍。2023年,由上海石化48K大絲束碳纖維制造的百米級國產大絲束碳纖維索應用于中建八局長深高速項目氣膜結構砂石料場。2024年,三一重能采用上海石化48K大絲束碳纖維制造的首批131米全球最長陸上風電葉片下線。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現階段,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后,全球第三個具備48K大絲束碳纖維自主研發生產能力的國家,上海石化是全球第四家掌握48K大絲束碳纖維技術的企業。2025年4月,上海石化在內蒙古開工建設3萬噸/年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預計2027年建成投產。我國48K大絲束碳纖維自給能力正在快速增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