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國收費公路“賬單”20日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收費公路債務余額為44493.7億元,相比2014年底的38451.4億元,債務規模持續擴大。
交通運輸部20日發布《2015年全國收費公路統計公報》,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收費公路里程16.44萬公里,占公路總里程的3.59%,比重較上一年下降0.05%;累計建設投資總額69488.5億元,債務余額44493.7億元。
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收費公路通行費收入4097.8億元,在扣除必要的養護、運營、改擴建、稅費和其他支出后,可用的償債資金為2562.6億元,在償還2251.9億元利息后,還可償還債務本金310.7億元。
另外,累計建設投資總額和舉借債務本金規模進一步擴大。2015年與2014年相比,全國收費公路累計完成建設投資總額凈增8039.5億元,增長了13.1%,其中舉借銀行貸款本金和其他債務本金凈增5016.8億元,增長了11.8%。
交通運輸部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收費公路通行費收入總額為4097.8億元,支出總額為7285.1億元,收支缺口3187億元,與2014年相比擴大了1616.2億元,缺口增幅102.9%。在2015年度的收費公路支出中,有近八成是償還到期債務本金和利息,達到了3497.9億元。此外,運營管理支出和養護支出也均達到了500億元以上。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路網管理處處長陶漢祥表示:“收支缺口擴大的原因,一個是因為新建成通車的收費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導致收費公路整體債務規模繼續擴大,債務余額增加了17.8%,但是通行費的收費才增長4.9%。同時隨著收費公路剩余償還期限的減少,每年償還債務本金的需求也在增加。”
公報稱,“收費公路具備足夠的還息能力,債務總體風險可控。從長遠看,待大規模建設高峰過去,路網處于穩定完善,每年增加的債務也會隨之降低,通行費收入會隨著交通量的增長而增加,收費公路的償債能力將不斷增強,屆時債務規模會逐步下降,收支趨于平衡,直至償還全部債務。”
更多
產業資訊請關注新思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