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側AI,又稱設備端AI、終端AI,指將AI計算能力從云端向終端設備轉移的技術。端側AI具備保護隱私、可提供個性化服務、節省帶寬、可提高系統可靠性、低延遲等優勢,在汽車制造、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消費電子等領域擁有潛在應用價值。
受市場前景吸引,我國已有多家企業布局端側AI行業研發及應用賽道,主要包括科默羅、泰凌微、炬芯科技、中科創達、星宸科技、萬興科技、云天勵飛等。泰凌微為我國端側AI代表企業,其推出的TL721x及TL751x系列芯片具備邊緣AI運算能力,將于2025年實現批量化生產。伴隨本土企業持續發力,我國端側AI行業發展速度將不斷加快。預計到2025年,我國端側AI將進入商用化元年。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年全球及中國端側AI產業深度研究報告》顯示,端側AI在眾多領域擁有潛在應用價值,主要包括汽車制造、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消費電子等。消費電子領域為端側AI最大需求端,其可用于AI手機、AI PC以及智能穿戴設備中。在智能眼鏡中,端側AI能夠優化人機交互體驗,用戶直接利用智能眼鏡就可完成音頻播放、錄像、拍照等操作。
受益于技術進步,智能眼鏡行業景氣度不斷提升。在全球方面,Ray-Ban Meta眼鏡為雷朋公司與Meta公司合作推出的新一代智能眼鏡,其2024年銷量有望突破200萬臺。在本土方面,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有多家企業推出集成多模態AI大模型的智能眼鏡,包括百度、Rokid、閃極科技等。未來隨著智能眼鏡更新迭代速度加快,端側AI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展。
雖然端側AI應用前景廣闊,但行業發展仍面臨以下挑戰。一、端側AI需在復雜場景中應用,在提高芯片計算能力以及降低功耗方面仍有待改善;二、目前,端側AI市場參與者眾多,行業存在技術同質化以及無序競爭等問題;三、與云端AI相比,端側AI存在響應速度慢、模型規模小等問題,目前尚未實現大規模應用,市場占比較低。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端側AI在眾多領域擁有潛在應用價值,未來伴隨我國消費電子行業景氣度提升,其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展。但目前,我國端側AI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仍面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未來隨著本土企業持續發力以及技術進步,我國端側AI行業發展速度有望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