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義識別,從自然語言文本中提取關鍵信息,整理句子結構,使機器理解句子意思。在自然語言處理應用場景中,通常是語音、語義相互嵌套,語音識別需要與語義識別配合應用,共同完成識別任務。
自然語言處理(NLP),是人工智能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使機器理解、解釋、生成人類語言,實現人機交互溝通。語音識別、語義識別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中占據重要地位。
語音識別,將人類語言轉換為計算機可讀文本或命令。隨著數據量不斷積累,以及深度神經網絡模型、算法不斷更新迭代,語音識別準確率不斷提升。但句子結構復雜,僅依靠語音識別難以完成自然語言處理過程。
人類語言由語音、語義構成,性質復雜,包含詞性、詞義、表意、邏輯等元素,自然語言處理難度大,特別是語義識別難度高。因此語義識別將計算機、語言學、統計學、哲學等多種技術結合于一體,具有較高技術壁壘。
預計2025-2030年,全球自然語言處理(NLP)市場規模將以29%左右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預計2025-2030年,中國自然語言處理(NLP)市場規模將以38%左右的年復合增長率上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此背景下,語義識別擁有巨大發展空間。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29年中國語義識別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語義識別分析、學習的大量數據可以來源于網頁、文件、音頻、社交媒體等方面。語義識別技術可以廣泛應用在醫療、教育、金融、在線客服、搜索引擎、翻譯、智能手機、智能家居、智能汽車、可穿戴智能設備、機器人等眾多領域。
由于語音識別、語義識別聯系緊密,通常布局語音識別市場的企業也會布局語義識別技術。在我國,語義識別布局企業主要有百度、騰訊、搜狗、科大訊飛、云知聲、思必馳、出門問問等。2023年12月,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獲得一項名為“語義類型識別方法、裝置、計算機可讀介質及電子設備”的專利授權。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2024年2月1日,我國國家發改委修訂發布的新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正式施行,在鼓勵類項目智能制造板塊,智能產品被列入,其中包括語音語義圖像識別。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迅速,語義識別作為其中的重要技術之一,擁有廣闊市場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