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泥船,屬于特種船舶,功能主要包括:清挖水道淤泥,挖深、加寬航道,保證河道暢通;開挖新航道;疏浚水工建筑物基槽,確保水利工程、海洋工程順利進行;吹沙填海等。
挖泥船主要包括耙吸式挖泥船、絞吸式挖泥船、鏈斗式挖泥船、鏟斗式挖泥船等類型。其中,耙吸式挖泥船,基于真空作用,利用耙頭吸入泥漿,一邊吸泥一邊航行,適合沿海港口、寬闊河面工作,但無法清挖硬地質;絞吸式挖泥船,利用旋轉絞刀攪動、切割淤泥,再將淤泥吸入,適合內河湖泊、沿海港口工作。
挖泥船在保證河道暢通、保證船舶順利通行、確保水利/海洋工程順利進行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隨著經濟不斷發展,我國水利工程、海洋工程項目建設數量不斷增多。同時,水路運輸具有運載能力大、成本低等優點,根據交通運輸部數據,2024年上半年,全國完成水路貨運量47.0億噸,同比增長6.3%,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85.6億噸,同比增長4.6%。在此背景下,我國挖泥船市場空間廣闊。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29年挖泥船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早期,我國挖泥船需求依靠進口,進口產品價格高昂,且無法獲得技術先進產品,無法支撐我國水利工程行業發展需求。為避免被卡脖子,我國自主開發挖泥船的速度加快。2006年,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型絞吸式挖泥船“天獅號”下水,自此之后,我國挖泥船研制實力不斷進步,現階段是全球領先的挖泥船生產國之一。
2023年12月,我國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國內首艘LNG、柴油雙燃料動力耙吸挖泥船“新海鱘”號下水,艙容15000立方米。2024年12月,國內內河最大功率箱型拼裝結構雙刀輪絞吸式挖泥船“泓禹浚07”號正式投入使用,最大挖深13米,每小時平均疏浚產量約500立方米,水平吹填距離2000米。我國研制的挖泥船還有“天麒”號、“天鯨”號、“天鯤”號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大型挖泥船具有填海造島功能,我國政府對其出口進行限制。2017年5月,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2017年第28號公告,經國務院批準對挖泥船實施出口管制。2024年12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正式施行,對既有民事用途,又有軍事用途的相關技術、裝備進行出口管制,也對挖泥船出口形成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