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合金增材制造,屬于金屬增材制造技術,能夠減少模具依賴、生產結構復雜工件,可以縮短產品開發周期、簡化生產流程,在制造單件、小批量、結構復雜工件方面優勢明顯。
高溫合金可以在高溫及一定應力條件下長期工作,粉末高溫合金是新型高溫合金,組織均勻性優異、力學性能穩定、工作溫度高,憑借優異綜合性能,其在航空航天領域發展潛力大,可用來制造航空發動機渦輪盤、葉片、燃燒室等重要部件。
金屬增材制造采用激光、電子束、電弧等技術使金屬粉末/絲材熔融后逐層堆積形成工件。其中,激光增材制造以金屬粉末為原料,可生產結構復雜、精度高的工件,適合用于高溫合金粉末增材制造領域,在航空發動機零部件生產中,利用此技術可以提高零部件的服役性能。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30年中國高溫合金增材制造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高溫合金激光增材制造過程中,高溫合金粉末會產生熔化、凝固、固態相變等變化,經歷循環加熱與冷卻,易導致工件產生裂紋、空洞等缺陷,特別是CM247LC(鎳基沉淀強化型定向凝固柱晶高溫合金)、IN939(沉淀強化型鎳基高溫合金)、IN738LC(γ相沉淀強化型鎳基高溫合金)等部分難焊鎳基高溫合金開裂問題嚴重,會嚴重影響工件的服役性能。
2024年8月,我國工信部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增材制造與激光制造”重點專項2024年度項目申報指南,提出面向航空、航天發動機等重大工程對難焊鎳基高溫合金精密構件增材制造的迫切需求,發展難焊高溫合金激光粉末床增材制造技術。
我國高溫合金增材制造相關研究成果正在增多。2022年9月,北京大學、中國航空制造技術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學、山東大學等合作,在《航空科學技術》期刊上以“激光增材制造高溫合金抗開裂行為研究進展”為題發表論文;2024年3月,西安交通大學以“激光增材制造單晶鎳基高溫合金在磨損過程中的組織演變及其對耐磨性的影響”為題在《JMST》上發表論文。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商用大飛機產業發展迅速,C919生產商中國商飛計劃持續擴大產能,在2027年將產能擴大至150架/年,C929開發步伐也在加快,同時,中航工業商發自主研制出“CJ-1000A”國產大飛機發動機,在此背景下,我國市場對航空發動機重要零部件的需求日益旺盛,利好高溫合金增材制造技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