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迅速,技術層面不斷革新,在運動控制、智能交互等方面取得關鍵突破;應用場景持續拓展,除工業領域,還深入醫療、教育、服務等行業。眾多企業積極布局,資本踴躍投入,政策大力扶持,推動產業邁向新高度。
現階段,人形機器人散熱方案是技術研究和應用的關鍵焦點。因人形機器人存在高功率密度、熱負荷動態變化,且受空間與重量嚴格限制,散熱設計要綜合考量。目前,液冷、相變材料、熱管、風冷等散熱技術,以及能動態調控的智能熱管理系統,均已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獲得廣泛應用。
其中,微通道冷板通過微米級流體通道設計,能夠在有限空間內構建龐大熱交換面積。另外,微通道冷板厚度可壓縮至<3mm,遠小于傳統風冷風扇的體積,且液冷管路設計靈活,能夠完美嵌入機器人關節、軀干等狹小空間,實現散熱與結構的無縫集成。近年來,微通道冷板產業快速發展,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隨著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快速發展,散熱市場將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29年全球及中國微通道冷板行業研究及十五五規劃分析報告》預測,2030年中國人形機器人領域微通道冷板的市場規模將超過2億元。
在良好的發展前景下。國內外企業積極布局微通道冷板產業。例如,騰龍股份針對特斯拉Optimus機器人打造的微型液冷系統,其關鍵部件鋁合金微通道冷板厚度不到3mm,散熱功率密度高達800W/L,能切實攻克機器人關節電機持續工作時過熱這一問題;祥鑫科技研發的“鋁型材擠壓+真空釬焊”工藝冷板,單塊散熱功率突破500W,較傳統風冷提升4倍,可適配英偉達H100、華為昇騰910等高端AI芯片。
新思界
行業分析師表示,微通道冷板發展前景廣闊,隨著AI算力需求爆發,高功耗芯片散熱需求急劇增加,其作為芯片級高效散熱技術,市場空間巨大。另外,微通道冷板將與金屬3D打印、相變材料等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散熱效率。應用上,除AI服務器外,還將拓展至新能源汽車、低空飛行器、人形機器人等領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