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機器人是具備自主導航、貨物搬運、分揀、裝卸等功能的自動化物流裝備,通過集成傳感器、導航系統、控制系統及執行機構,實現物流作業的無人化、高效化運行,具有作業精度高、續航能力強、柔性適配性好、可24小時連續作業等優點。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物流機器人產業鏈。產業鏈上游為核心零部件與原材料行業,提供傳感器、電機、控制器、導航模塊、鋰電池、鋼材、塑料等核心要素;中游為物流機器人生產行業,負責產品研發設計、核心部件組裝、系統調試、性能檢測等生產制造環節;下游主要面向應用領域,通過直接合作、代理商分銷等渠道,服務于電商物流、制造業、快遞快運、港口碼頭、零售等行業客戶。
近幾年,我國電子商務、制造業、快遞物流行業快速發展,物流作業量持續增長,對物流效率、成本控制的要求不斷提升,自動化、智能化物流裝備的市場需求日益旺盛。隨著物流機器人導航技術、感知技術、AI算法的持續進步,產品作業穩定性與場景適配性不斷增強,應用范圍逐步拓寬。但受核心零部件依賴度、技術研發成本、行業標準不統一等因素影響,物流機器人市場發展存在階段性挑戰,整體仍保持穩步增長態勢。
現階段,我國物流機器人企業數量較多,市場競爭格局呈現多元化特征。新思界發布的
《2025年中國物流機器人市場專項調研及企業“十五五規劃”建議報告》指出,國外物流機器人企業憑借技術積累、品牌優勢,在高端市場占據一定份額,代表性企業包括亞馬遜機器人、瑞士ABB、德國庫卡、日本發那科等;國內規模較大的物流機器人企業主要有極智嘉(Geek+)、海康機器人、新松機器人、快倉智能、靈動科技等,這些企業依托本土化服務優勢、成本控制能力及場景化解決方案,在國內市場占據重要地位。除此之外,我國物流機器人市場中還存在大量聚焦細分領域的中小型企業,隨著頭部企業在核心技術研發、產能擴張、渠道布局上的持續發力,逐步擠壓中小型企業的市場空間,未來其市場集中度有望逐漸提升。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現階段,我國物流行業向智能化、柔性化、綠色化轉型加速,物流機器人產品逐漸向高智能化、多功能集成化、場景定制化方向升級,具備自主避障、路徑動態優化、多機協同作業、數據互聯互通的產品正逐步研發并推向市場。隨著我國物流機器人核心技術不斷突破,國產零部件替代進程加快,以及生產工藝的持續優化,產品的性價比與市場適配性持續提升,推動行業向高質量、規模化方向發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