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自動化是繼傳統人工及半自動化物流作業模式之后的一種新型物流技術應用形態,通過整合自動化設備、智能軟件系統與數據算法,實現倉儲、分揀、運輸、配送等物流各環節的無人化、智能化操作,保證物流流程連貫高效、作業精準可控、運營成本優化。
物流自動化行業的下游主要為電商物流、制造業物流、快遞行業、冷鏈物流、醫藥物流、零售物流等領域,主要包括大型電商倉儲中心、生產制造企業物流車間、快遞分揀樞紐、冷鏈配送基地、醫藥流通企業等。除此之外,一些港口碼頭、機場貨運樞紐、大型零售配送中心等需要高效物流支撐的場所也需要應用物流自動化技術及系統。
物流自動化具有作業效率高、人力成本節約、誤差率低、可連續運行等優勢,因此近年來獲得大范圍推廣應用,但受全球經濟波動、部分行業投資放緩等因素影響,中國物流自動化市場增速較此前有所回落。根據新思界
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年中國物流自動化市場專項調研及企業“十五五規劃”建議報告》顯示,2024年,受部分下游行業需求調整、企業投資趨于謹慎等影響,中國物流自動化市場規模增速較2023年有所下降,市場擴張節奏有所放緩。
從市場競爭來看,目前,我國物流自動化代表性大型企業主要有海康威視機器人、極智嘉 Geek+、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昆船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德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除上述企業外,物流自動化行業中還有大量專注于細分領域的中小型生產及系統集成企業。總的來看,我國物流自動化行業市場集中度仍有待提升,不同企業在設備制造、軟件開發、系統集成等細分領域各有側重,市場競爭較為激烈。
從產品標準來看,我國物流自動化相關產品標準自2010年以來持續完善,2014年,針對倉儲自動化設備,國家標準《自動化立體倉庫設計規范》(GB/T 27924)正式實施;近年來,隨著技術迭代,《物流自動化系統術語》(SB/T 10961)、《智能倉儲系統性能評估指標》(GB/T 39949)等標準相繼更新或出臺,詳細規定了物流自動化設備精度、系統兼容性、安全操作、運行維護等要求,產品標準體系日趨成熟,覆蓋設計、生產、安裝、使用、管理等全流程。
從政策方面來看,近年來國家及各地發布的包括《“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關于加快推進工業領域智能化改造的指導意見》、《江蘇省“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成都市推動智能物流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等政策均提出支持物流自動化技術研發與應用,鼓勵傳統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廣智能分揀、自動化倉儲等裝備,有利于物流自動化替代傳統物流作業模式,為行業發展營造良好政策環境。
未來幾年,得益于政策利好、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深化、電商行業持續擴張,我國物流自動化需求仍有一定的增長空間。但也需要看到,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較高、部分中小企業同質化競爭嚴重、前期投資成本高導致部分下游企業落地意愿不足等問題仍然存在,以及全球經濟恢復不及預期、技術迭代過快導致設備更新成本增高等風險也將會對行業持續向好發展形成阻礙。未來,物流自動化企業仍需要密切關注國家政策實施動態與行業技術發展趨勢,加強核心技術研發與應用場景拓展,為企業平穩發展做準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