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編制品,即以藤類植物的莖干為原料,通過巧妙的編織工藝制作出的實用品和工藝品。這些制品以其獨特的自然質感和精湛的編織工藝,深受消費者喜愛。藤編工藝歷史悠久,尤其在東南亞和中國的一些地區,如廣東、廣西、云南等地,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集群。
藤編制品具有多重特性。首先,它們透氣性強、手感清爽,冬暖夏涼,特別適合用于家具制作,如藤椅、藤桌等。其次,藤編制品堅固耐用,經過蒸煮、干燥、漂色等工序處理后,不僅不易變形,還具有防蟲防蛀的特性。此外,藤編制品可降解、環保,符合現代人對綠色生活的追求。同時,藤編造型多樣、美觀,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審美需求。
我國藤編制品行業的產業鏈相對完整,涵蓋了原材料種植、采集、編織、加工、銷售等多個環節。在原材料方面,藤類植物生長周期長,且受自然環境和政策因素制約,導致原材料供應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在銷售方面,可分為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線下主要包括實體店、家居賣場、工藝品店等,這些渠道可以讓消費者直接接觸和感受產品,但運營成本較高。線上主要涉及淘寶、京東、拼多多以及直播帶貨平臺(如抖音等)。
我國藤編制品行業內部競爭激烈,企業紛紛通過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來提升市場競爭力。以翡翠家俱(惠陽)有限公司、杭州新南藤竹制品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企業,憑借其悠久的歷史傳承、精湛的手工技藝和獨特的設計理念,在國內藤編制品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與此同時,一些小企業和作坊雖然市場份額相對較小,但也在積極尋求差異化發展路徑,通過獨特的設計和工藝吸引特定消費者群體。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9年藤編制品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近年來,消費者對環保產品的關注度和需求不斷提高,而藤編制品以天然藤條為原材料,具有綠色環保、可再生的特點,符合現代消費者對環保的追求。在此背景下,中國藤編制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但增長率受到產品價格、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呈波動變化。2023年,中國藤編制品行業市場規模為18.64億元,增長率為5.97%。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未來,隨著消費者對環保、可持續產品的青睞,藤編制品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藤編的家居用品、裝飾品、工藝品等將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不僅在家庭裝修中得到廣泛應用,還能在商業空間、酒店、民宿等場所的裝飾中發揮重要作用。此外,中國的藤編制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競爭力,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國際貿易的不斷加強,藤編制品的出口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大。國內企業可以通過與國際品牌的合作、參加國際展會等方式,提高產品的國際影響力,拓展國際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