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熏蒸又稱土壤消毒,是一種高效病害防治技術。
土壤熏蒸方式分為物理熏蒸(如太陽能消毒、蒸汽消毒、熱水消毒)、生物熏蒸、化學熏蒸三大類,其中化學熏蒸在穩定性、熏蒸效果方面具有優勢,是常見土壤熏蒸方式,即將土壤熏蒸劑施用于土壤中并覆蓋專用塑料薄膜,在人為密閉空間中產生具有殺蟲、殺菌或除草等作用的氣體,以達到病蟲害防治目的。
土壤熏蒸可以應用在中藥材、大棚蔬菜、根莖作物等方面,如人參、山藥、生姜、草莓等。我國是全球最大的人參、生姜、草莓等作物生產國,其中人參產量約占全球的七成,吉林省是全國最大的人參種植地;生姜產量位居全球第一,占比超過50%,山東省是生姜最大的生產和種植地。
近年來,由于農藥化肥濫用、作物集約化和連茬種植,土壤中土傳病害呈現出高發態勢,耕地質量持續下降,但傳統土壤防治方法普遍存在農藥殘留、效果不佳等問題。土壤熏蒸是目前防治土傳病害、解決連作障礙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防治譜廣、無殘留風險、增產效果顯著等優勢,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十五五”期間土壤熏蒸行業發展環境預測及投資策略分析研究報告》顯示,基于國內龐大的根莖作物種植規模和不斷釋放的土傳病害防治需求,土壤熏蒸市場發展前景廣闊。目前土壤熏蒸市場已吸引了利民股份、廣東真格、浙江大鵬藥業、廣康生化、順毅股份等眾多企業的布局,市場容量不斷擴大。
土壤熏蒸劑是土壤熏蒸的主要使用藥劑。我國在土壤熏蒸劑領域發展較晚,由于新產品研發匱乏、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目前國內實現商業化的土壤熏蒸劑品種較少,主要有氯化苦、棉隆、硫酰氟、異硫氰酸烯丙酯等,其中氯化苦是主流土壤熏蒸劑。但氯化苦為高毒農藥,在土壤熏蒸劑生物源、低毒化發展背景下,氯化苦被淘汰將是必然。
在國外市場,土壤熏蒸方式已得到多年應用驗證。在國內市場,國家對土壤熏蒸的重視度不斷提高,目前已被寫入《國家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同時其也是農業農村部2021年農業主推技術之一。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土壤熏蒸是一種高效病蟲草害防治技術,隨著土傳病害防治需求釋放,土壤熏蒸市場將得到進一步發展。目前我國土壤熏蒸劑品種較少,一定情況下限制了土壤熏蒸市場發展,且隨著食品安全要求提升,土壤熏蒸劑將不斷向低毒、環保等方向發展,高毒土壤熏蒸劑品種將持續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