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芽糙米是先將稻米發芽至一定芽長,然后再加工得到的由幼芽和帶糠層的胚乳所組成的制品。發芽糙米不僅增加米粒的營養含量,還使發芽制品具有了一定的特殊功效。據《本草綱目》記載,谷芽(發芽糙米)有“甘平、健胃、開胃、下氣、消食之功效,助消化而不傷胃氣。”
發芽糙米的規模化生產及消費始于日本。日本民眾對于發芽糙米及其功效有較高的認知度及認可度,加之經濟發達,居民消費水平高,促進了日本發芽糙米市場發展,并誕生了AJICCP、初日玄米株式會社等多家發芽糙米生產企業,使得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發芽糙米生產國。另外,中國臺灣及部分東南亞國家,將稻米作為主食,有著較長的稻米生產及消費傳統,存在較好的發芽糙米消費及生產基礎,發芽糙米消費量較大。
發芽糙米作為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稻谷加工食品,引入國內市場有20年左右的時間,但在國內未大范圍流行開來,市場滲透率較低,其主要原因有:(1)生產及銷售企業不多,宣傳和推廣投入有限,市場教育不足,導致發芽糙米認知度不高,消費者對于發芽糙米營養價值及食用功效知之甚少,削弱了消費者購買積極性;(2)銷售渠道不完善,導致發芽糙米難以更充分的觸達更廣范圍的消費者,如作為國內發芽糙米頭部企業——湖南米米夢工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線下銷售渠道僅限于湖南及周邊地區,近年來,借助日漸完善的物流體系及電商平臺的崛起,公司銷售范圍才拓展至全國市場;(3)發芽糙米零售價格遠高于普通白米,且消費者需要時間去適應其口感,導致消費者對于發芽糙米接受度不高。據新思界發布的《
2025-2030年發芽糙米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發芽糙米市場需求量僅約2000噸。
新思界
分析人士認為,相比于日本,中國發芽糙米行業發展較為滯后。首先,由于資金及技術壁壘不高,國內規模化發芽糙米企業較少,甚至存在部分作坊式生產單位,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其次,雖有企業涉足發芽糙米生產領域,但諸多企業生產狀況不佳,如頭部企業湖南米米夢工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產能利用率不足,東方糧倉有限公司甚至退出產品生產;再次,行業企業的市場推廣投入不足,銷售渠道覆蓋能力較弱,近年來,基于電商平臺進行銷售,使得發芽糙米行業銷售渠道不完善的情況有所改觀,但電商平臺在發芽糙米重要消費群體——中老年消費者中滲透率相對較低,發芽糙米行業相關企業仍有必要逐步完善線下銷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