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TOPCon)太陽能電池是在2013年德國提出的一種新型鈍化接觸太陽能電池。TOPCon電池對于金屬雜志敏感度低、擁有更高的壽命,但也存在對氧敏感、電池片良率低等問題,當前TOPCon良率約有94%。
目前主流的TOPCon主要采用N型硅片,是在PERC產線上增加硼擴散設備,在生產中背面的SiO2隧穿層和摻雜多晶硅層分別采用原位熱氧和原位摻雜的方式在LPCVD中進行沉積,因此也需要在PERC產線中再增加LPCVD、退火爐和濕法刻蝕設備。在TOPCon電池生產線中所需要的設備分別有LPCVD、擴散設備、印刷設備,其中擴山設備的價值量最高,占比約為30%以上。
就當前市場中主流電池轉換效率來看,PERC電池轉換效率的極限為24%-24.5%;TOPCon電池轉換效率極限在28%以上;HIT電池轉換效率極限在27.5%-29%。但在實際生產中,TOPCon電池轉化效率較低,頭部企業隆基、晶科在TOPCon實驗室轉化效率分別達到25.21%和24.95%。
而就生產成本來看,硅片和漿料占據TOPCon生產的主要成本,二者總占比在82%左右,未來減低銀漿和提高良率是降低生產成本的主要途徑。在靜態方面,TOPCon生成成本高于PERC;在動態來看,TOPCon可以在PERC產線上升級生產,具有規模效應,有望進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性能。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2026年中國TOPCon電池行業應用市場需求及開拓機會研究報告》顯示,TOPCon行業發展主要受光伏產業發展影響,在光伏成本持續下降以及其他新興市場拉動,全球光伏市場保持增長趨勢,預計在2021年底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約為152GW。我國是全球第一大光伏應用市場,預計2021年底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在60GW以上。隨著光伏產業的發展,TOPCon作為主流電池片市場占比將不斷擴大,行業發展前景較好。
TOPCon被認為是PERC之后的下一代高效電池技術,備受投資者青睞,當前在該領域布局的企業有晶科能源、中來股份、隆基股份、天合光能、晶澳、愛旭等企業,其中中來股份是最早布局在TOPCon領域的企業,是國內首家實現量產TOPCon電池的企業,公司擁有年產2.1W的N型電池產能,市場占比在46%左右。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TOPCon電池被認為是下一代高效電池,行業尚處于與發展初期,目前產品良率、電池轉換效率較低,成本較高,但由于其能夠在PERC產線上進行升級,因此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在市場競爭方面,TOPCon行業發展前景好,吸引眾多企業布局,目前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其中中來股份作為龍頭企業市場占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