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汽油、柴油、天然氣等傳統常規燃料之外的能源)作為動力來源,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具有新技術、新結構體系的汽車。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其他新能源(超級電容器等)汽車等類型。
2020年,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達到73%,遠超50%的國際警戒線;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超46%,且仍在穩步增長,替代能源的重要性與日俱增。發展新能源電能、氫能等替代能源正逐步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增強我國在世界能源市場中的競爭力,減輕潛在的國際局勢動蕩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車用汽油、柴油等是石油進口消費的主要領域之一,因此發展新能源汽車行業對國內能源安全有重要意義,且對改善環境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項目商業計劃書》指出,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是汽車行業的大趨勢,國內外汽車生產國、消費國均比較重視,國內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階段,中上游產業鏈發展并不成熟,技術在仍在持續進步,有待市場進一步檢驗,因此新能源汽車行業中上游投資潛力較大。
2019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科技部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能源局綜合司聯合發布《貫徹落實<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2019-2020年行動計劃》,提出:將推進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儲能化應用,開展充電設施與電網互動研究,組織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等相關方面開展充電設施與電網互動等課題研究;將完善儲能相關基礎設施。持續推進停車充電一體化建設,促進能源交通融合發展,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儲能化應用奠定基礎。
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近年來世界主要汽車大國紛紛加強戰略謀劃、強化政策支持,跨國汽車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完善產業布局,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和促進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將通過深化“三縱三橫”研發布局(強化整車集成技術創新、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加快建設共性技術創新平臺(建立龍頭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聯合研發攻關機制,聚焦核心工藝、專用材料、關鍵零部件、制造裝備等短板弱項技術創新)、提升行業公共服務能力、構建新型產業生態等方面支持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未來15年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地方政府也推出一系列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中上游零配件以及配套產業的發展,推動國內新能源汽車“三電”技術正在逐步成熟,續航里程和電池組能量逐步提升。但相對于傳統燃油車技術和市場,新能源汽車在汽車基礎技術成熟度、電池容量、穩定性、充電效率、產業配套等方面仍需要進一步提升。
新思界
研究分析師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態勢較好,中上游在技術創新、產業結構重塑等方面投資潛力大;社會資本(鼎暉投資、高瓴資本、紅杉資本等)、國有資本(國投招商、合肥建投等)和互聯網巨頭(騰訊投資、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紛紛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上游環節,未來投資空間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