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技術不同,分布式制氫分為分布式甲醇制氫、分布式天然氣制氫、分布式電解水制氫、分布式氨分解制氫。分布式制氫可基于用戶需求、現有基礎條件進行制氫,相比于集中式制氫,分布式制氫具有運氫效率高、原料易得、設備可集成化、排污少等優勢。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年中國分布式制氫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在政策方面,為推動氫能產業快速發展,目前吉林、山東、廣東、河北、內蒙古等多地區已經發布分布式制氫相關政策,允許可在非化工園區建加氫制氫項目。如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應急管理廳、工信廳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氫能產業發展的通知》,其中提到允許在化工園區外建設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項目和制氫加氫站。
分布式天然氣制氫是以天然氣為原料,經天然氣凈化、重整/變換反應、氫氣提純等一系列化學反應得到氫氣。分布式天然氣制氫優勢主要在于原料獲取方便,僅需連接到城市天然氣管網。目前全球已有多家企業布局分布式天然氣制氫技術及裝置,包括美國Airproduct、德國Linde、石科院、漢興能源、四川蜀泰、上海億維、亞聯高科等。
分布式甲醇制氫技術比較成熟,且甲醇為大宗商品,經濟性為分布式甲醇制氫技術主要優勢。我國是全球甲醇主要生產國,產能約占全球的六成。分布式甲醇制氫成本低,在氫能產業起步階段,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但甲醇制氫需要排放二氧化碳,長期階段不具環保優勢。
分布式電解水制氫主要應用在小型制氫場景,根據電解質不同,電解水分為堿性水電解(ALK)、質子交換膜電解(PEM)、堿性陰離子交換膜電解(AEM)、固體氧化物電解(SOEC),其中ALK、PEM商業化進展較快。
分布式氨分解制氫是以液氨原料生成氫氣和氮氣,具有無碳排放、氫氣純度高、制氫設備構造簡單等優勢。中國石化廣西南寧振興制氫加氫一體站是我國分布式氨分解制氫典型示范案例。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數表示,在雙碳背景下,氫能需求將日益增大,但目前集中式制氫產業在制取、儲運、使用直接仍存在矛盾。分布式制氫作為新供氫模式,在不間斷電源、分散電站、家用熱電聯供系統等場景具有廣闊應用場景。隨著技術日益規范、各地政策放開,我國分布式制氫市場將得到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