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失控預警是在儲能電站火災前通過與與BMS系統聯動在發生熱失控時切斷電源,當模組發生火災時會觸發滅火系統滅火,組織火災進一步蔓延。儲能電站相對于常規建筑物存放大量電池,火災危險性大,同時電池火災撲救困難,單個鋰電池著火后進一步導致相鄰電池發生發生熱失控,可能進一步導致爆炸,因此儲能電站消防至關重要。
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整理發布的《
2024-2028年中國儲能電站熱失控預警系統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隨著新能源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市場規模的持續增長,儲能電站消防受到關注,國家政策也多次強調儲能設施消防安全管理。如《“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等均強調了儲能消防的重要性并做出要求。相對于火災報警系統以及滅火系統,儲能電站熱控預警系統作用在火災前,能夠阻止火災進一步蔓延。
新能源技術的持續發展以及市場需求的帶動推動了中國電化學儲能電站的持續增長。根據中電聯數據,2023年內,中國新增并網運行的電化學儲能電站數量達到486座,新增裝機總量18.11GW,總能量存儲容量達36.81GWh,電化學儲能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同時,儲能電站呈現出大型化趨勢。在儲能電站持續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對于儲能電站熱失控預警系統的需求也將持續快速增長。預計今后幾年,中國儲能電站熱失控預警系統市場將進入高速增長。
由于儲能電站熱失控預警系統能夠做到在電池火災發生前進行提前預警,能夠有效的預防和消除電池火災,將對儲能電站的損失降到最小,是儲能消防的重要環節之一。但是儲能電站熱失控預警系統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作為前端預警技術,需要借助傳感器將電池的物理信號轉化為電信號進行預警,需要集合物理傳感技術、自動控制、計算機技術等。
當前,中國儲能電站熱失控預警系統企業主要有青鳥消防、國安達等企業。青鳥消防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營業務為“一站式”消防安全系統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儲能領域主要以“探測+滅火”的電化學儲能電池場景為主,以自主可控的消防報警“朱鹮”芯片為架構,通過高可靠煙霧探測技術、全面溫度場監測技術、高抗擾現場總線通訊技術及新型滅火技術提供儲能消防產品。國安達股份有限公司主要針對火災早期探測預警、自動滅火技術進行研究與應用開發,具有完整的儲能消防產品生產線,產品主要用于儲能電站。國安達儲能電站熱失控預警系統采用非溫感探測技術,能夠較早實現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