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外囊泡(EVs)是由細胞釋放的各種具有膜結構的囊泡結構統稱。細胞外囊泡中含有豐富的核酸、脂質以及蛋白等物質,作為一種細胞間交流手段,細胞外囊泡參與了多種疾病的病理過程,與炎性疾病、神經疾病、癌癥等疾病的發生關聯較大,目前細胞外囊泡檢測已成為液體活檢領域研究的重點方向之一。
早期細胞外囊泡研究主要集中在蛋白質、RNA以及脂質等領域,對DNA成分研究較少,但隨著相關研究不斷深入,細胞外囊泡DNA研究得到重視。近十年來,關于細胞外囊泡的研究熱度不斷提升,細胞外囊泡包括外泌體、微囊泡和凋亡小體等亞群,其中外泌體是目前臨床研究最火熱的領域,其次為微囊泡。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2025年中國細胞外囊泡檢測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作為理想的液體活檢標志物和治療載體,近年來,細胞外囊泡檢測市場吸引了國內外眾多企業布局,包括羅氏制藥、諾和諾德、Capricor Therapeutics、IIIumina、Reneuron等國外企業以及熱景生物、齊岳生物、福流生物、北京恩澤康泰、浦美醫學等國內企業。相信在技術進步、資本布局的推動下,細胞外囊泡檢測市場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現階段,細胞外囊泡檢測方法主要包括掃描電子顯微鏡、納米微粒追蹤分析術(NTA)、動態光散射技術、流式細胞儀以及ELISA等,其中流式細胞儀不僅能檢測囊泡的大小、數量,還可通過熒光標記檢測囊泡的來源,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檢測方法之一。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以及生活節奏加快,我國癌癥發病人數持續增加,我國人口基數龐大,癌癥新發人數遠超世界其他國家,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新發癌癥病例達到1929萬例,其中中國新發癌癥為457萬人,占全球23.7%。細胞外囊泡檢測在癌癥發生、早期檢測中具有重要的研究和應用價值,隨著醫學技術進步,未來我國細胞外囊泡檢測市場發展空間廣闊。
新世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細胞外囊泡參與了多種疾病的病理過程,其在癌癥發生、早期檢測中具有重要的研究和應用價值,近年來,隨著研究不斷深入,細胞外囊泡檢測逐漸成為液體活檢領域研究熱點。全球癌癥發病數量龐大,細胞外囊泡檢測市場發展空間廣闊,未來在資本布局、科技賦能的背景下,細胞外囊泡檢測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