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蕷皂苷元是通過強堿、酸、酶水解等工藝得到的皂苷。薯蕷皂苷擁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具有消食利水、祛痰、舒筋活血等作用,同時和具有降脂、脫敏、抗病毒、保肝等藥用價值。薯蕷皂苷元藥用價值較高,是合成甾體類激素、黃體酮、睪丸素等藥物的重要原材料,除了被應用在醫藥化工領域外,還被應用在養殖業、農作物保護等領域。
薯蕷皂苷元存在于百合科、菝葜科植物、石竹科、延齡草、薯蕷、薔薇科等植物當中,但薯蕷可提取含量較高,如黃山藥、穿龍薯蕷、盾葉薯蕷等,是薯蕷皂苷元主要來源。薯蕷皂苷元來源豐富,且上游主要原材料市場相對成熟,有利于薯蕷皂苷元行業發展。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2025年中國薯蕷皂苷元行業市場供需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我國擁有豐富的薔薇科植物,有利于薯蕷皂苷元行業發展。當前全球薯蕷皂苷元年產能約為0.3萬噸,薯蕷皂苷元產能主要集中在中國,其次是俄羅斯和印度,但產量較少。在市場需求方面,全球薯蕷皂苷元市場需求呈現增長趨勢,自2017年的0.23萬噸,增長到2020年的0.25萬噸,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8%。在2021年上半年全球薯蕷皂苷元市場需求量約為0.13萬噸,同比增長了3.2%。由此可見,全球薯蕷皂苷元產能和產量相對穩定,而市場需求呈現微弱增長趨勢。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薯蕷皂苷元生產國家,國內薯蕷皂苷元產能主要集中在陜西、湖南、湖北和河南,以上四大省份產量占據總產量的68%左右。隨著下游應用領域的拓展,全球薯蕷皂苷元市場需求呈現增長趨勢,擁有豐富穿龍薯蕷資源的黑龍江、吉林兩大省份也將成為重要的薯蕷皂苷元生產地區,預計兩省薯蕷皂苷元年產量約為540噸。
國內薯蕷皂苷元生產加工企業規模偏小,產量達到百噸以上的企業占比約有12%左右,大多數企業產量僅有十噸左右。我國薯蕷皂苷元除了滿足國內需求外,還大量出口海外市場,在2020年薯蕷皂苷元出口量已經達到620噸左右。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薯蕷皂苷元主要用于藥物合成,下游需求量相對較少,因此行業市場空間較小。薯蕷皂苷元主要來源于薯蕷植物,我國薯蕷類植物資源豐富,有利于薯蕷皂苷元行業發展,已經成為全球主要生產國家,年出口量較高。在生產方面,薯蕷皂苷元生產企業大多規模偏小,市場競爭激烈,不利于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