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由單鈉尿酸鹽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痛風包括原發性痛風和繼發性痛風兩大類,痛風病因復雜、難以治愈,且極易引起高血壓、脂肪肝、慢性腎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并發癥。痛風是一種常見疾病,僅次于糖尿病,我國是人口大國,國內痛風患者數量位居全球前列,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水平提升,抗痛風藥市場需求隨之釋放。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抗痛風藥物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2010-2020年,我國抗痛風藥市場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在28.6%以上,發展到2020年,我國重點省市公立醫院終端抗痛風市場規模達到5.4億元。全球抗痛風治療方式較少,且上市藥物、在研藥物較少,因此抗痛風市場仍存在發展機遇。
從細分市場來看,市場上常見的抗痛風藥有非布司他、苯溴馬隆、別嘌醇、秋水仙堿等,其中非布司他銷售占比最高,其次為苯溴馬隆。非布司他市場發展迅速,2015-2020年,非布司他銷售占比從22.4%增長至68.8%以上。目前以上四種抗痛風藥在療效、安全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抗痛風藥新藥研發需求迫切。
抗痛風藥市場布局企業較多,包括默克、阿斯利康、諾華、賽諾菲、富士藥業等國外企業和江蘇恒瑞醫藥、杭州朱養心藥業、江蘇萬邦生化、成都倍特藥業等國內企業,抗痛風藥市場競爭在日漸加劇。受研發水平、技術等因素限制,國內抗痛風藥多屬于仿制藥、進口藥,國產抗痛風藥種類較少,抗痛風藥國產化空間廣闊。
根據區域不同,痛風患者患病率也不相同,在國內,西部地區人群痛風患病率多高于中部、東部人群。從性別來看,男性痛風患病比例遠高于女性。近年來,由于居民生活水平提升、飲食結構改變,我國居民痛風患病率逐年增長,且呈現出年輕化的發展趨勢。痛風患者數量持續增長,為抗痛風藥市場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人口基數龐大,近年來,由于居民生活習慣改變,痛風患病率逐年提升,在此背景下,抗痛風藥市場需求隨之釋放?雇达L藥市場發展空間廣闊,目前來看,抗痛風治療方式較少,抗痛風藥上市、在研種類少,難以滿足日益升級的臨床需求,抗痛風藥新藥研發需求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