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細胞在多種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發生增殖失控的現象,主要表現出乳房腫塊、乳頭溢液、腋窩淋巴結腫大等癥狀,晚期會導致多器官病變,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常發生在40-60歲之間,尤其是在絕經期前后發病率較高。
乳腺癌是一種高發病率的疾病,在全球發病率逐年提升,在2020年全球乳腺癌患者數量達到217萬人,預計到2025年達到240萬人左右。我國乳腺癌發病率同樣較高,尤其是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患者數量持續攀升,在2020年我國新發乳腺癌患者達到34萬人,未來在癌癥早篩的推行下,乳腺癌新發患者數量持續攀升,達到36萬人。
現有的乳腺癌患者中約有七成以上的腫瘤呈現ER/PR陽性,采用性雌激素受體降解劑(SERD)可以降低ER的表達,從而下調由ER/PR刺激引起的細胞生長和增殖。在2021年我國相關部門發布的《中國臨床腫瘤協會(CSCO)乳腺癌診療指南(2021版)》中提出,要采用內分泌治療雌激素受體(ER)陽性癥狀,利好SERD行業發展。
SERD應用前景較好,但目前實現上市的SERD靶向藥物只有一種,為2002年在美國獲批上市的氟維司群,該藥物2010年在國內上市,通常作為芳香化酶抑制劑,用在二線治療,且由于其給藥方式,限制在臨床中應用和推廣。
SERD靶向藥物行業發展前景較好,吸引眾多企業布局,當前布局在該領域的企業有賽諾菲、Radius、Arvinas、阿斯利康、基因泰克(羅氏)、Olema、益方生物 、禮來 等,研發的藥物均為口服,相較于氟維司群的注射劑,患者依從性更高,未來應用前景較好。在國內進入臨床階段的口服SERD靶向藥物眾多,主要有益方生物、羅欣藥業、浙江海正等。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中國SERD藥物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在近五年,全球SERD靶向藥物市場規模呈現波動減少趨勢,在2016年為8.2億美元,到2018年增長到10.3億美元,但2021年減少到6.4億美元。未來隨著口服SERD靶向藥物上市,則SERD靶向藥物市場規模持續攀升,到2025年增長到24.3億美元。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SERD靶向藥物在乳腺癌治療中起到重要作用,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我國乳腺癌患者數量攀升,SERD靶向藥物應用前景較好。預計2020-2025年我國SERD靶向藥物市場規模呈現持續增長趨勢,到2025年達到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