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是發生于結腸、直腸部位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結直腸癌發病與生活方式、飲食習慣、遺傳、慢性大腸炎、大腸腺瘤等因素密切相關,有結直腸癌家族史的人群患病率也較高,40歲以上為高發人群。結直腸癌是威脅我國居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早篩查、早診治可有效提高患者存活率,因此我國結直腸癌篩查市場發展空間大。
由于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改變,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不斷上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癌癥新發病例達到457萬例,其中,結直腸癌新發病例為56萬例,占比為12.2%,位居第二;我國癌癥死亡人數達到300萬人,其中,結直腸癌死亡人數為29萬人,占比為9.5%,位居第五。這為我國結直腸癌篩查市場發展提供了空間。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中國結直腸癌篩查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2016-2021年,我國結直腸癌篩查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6%,2021年市場規模約為37億元。目前,我國結直腸癌篩查市場滲透率較低,2021年滲透率僅在17%左右,較2016年提升3個百分點。由此來看,我國結直腸癌篩查市場尚處于發展初期,未來還有較大增長空間,在國民健康觀念不斷進步、政策對癌癥早篩關注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結直腸癌早期癥狀不明顯,易被漏診,中晚期癥狀逐漸顯現。從死亡率來看,我國結直腸癌死亡率低于肺癌、肝癌等癌癥,但仍處于較高水平。相較來說,結直腸癌進展速度較為緩慢,為結直腸癌篩查提供了時間,在結直腸癌未擴散之前,有效治療患者5年存活率可達到90%以上。由此來看,結直腸癌篩查在提高國民生命健康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結直腸癌篩查可采用的手段主要有結直腸鏡檢測、糞便潛血檢測、基因檢測等。多靶點糞便FIT-DNA聯合檢測技術是一種結直腸癌基因檢測技術,由我國諾輝健康公司研發,2020年其拿下國內癌癥早篩第一證,2021年被《中國結直腸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2020,北京)》明確推薦為腸癌早篩的重要手段之一,2022年被納入《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指南(CACA)》結直腸癌部分,是唯一獲得推薦的結直腸分子篩查技術。由此可見,我國結直腸癌篩查技術還在不斷進步,有利于推動結直腸癌篩查市場規模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