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肝臟惡性腫瘤,包括原發性肝癌、繼發性肝癌兩大類。原發性肝癌病因復雜,受環境(水源污染等)、飲食(黃曲霉素、酒精、亞硝胺等)、既往肝癌前疾病(乙肝、丙肝、肝硬化等)等多重因素影響;繼發性肝癌是人體其他器官惡性腫瘤轉移至肝臟。原發性肝癌是我國肝癌的主要類型,占比達到85%以上。我國肝癌發病率較高、死亡率較高,肝癌早篩在提高患者存活率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癌癥新發病例為457萬例,其中肝癌41萬例,占比9%,排名第五;2020年,中國癌癥死亡人數為300萬人,其中肝癌39萬人,占比13%,位居第二。我國肝癌發病率排名第五但死亡率位居第二,表明我國肝癌患者存活率較低。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7年肝癌早篩行業深度分析及"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顯示,肝癌早期癥狀不明顯,在我國,大多數肝癌患者一經發現已是中晚期。早期肝癌患者5年存活率為45%,而晚期肝癌患者5年存活率不足9%。我國肝癌發病率較高,為提高患者存活率,必須實現早診斷、早治療,因此我國肝癌早篩市場潛力大。目前,我國肝癌早篩市場滲透率偏低,未來有望不斷增長,將推動肝癌早篩市場空間不斷增大。預計到2030年,我國肝癌早篩市場空間將達到105億元以上。
肝癌早篩方法主要包括血液檢測與影像檢查兩大類。肝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功能器官,肝癌ctDNA在血液中含量較高,早期肝癌患者通過檢測血液中ctDNA含量可進行初步判斷,再利用醫學影像設備進行進一步確診,此方法在臨床上應用價值高,已逐漸被接受。肝癌病因復雜多樣,我國潛在肝癌患者數量多,由于肝癌進展較快,高危人群篩查頻率較其他癌癥高,至少每6個月需篩查一次,因此我國肝癌早篩市場前景廣闊。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由于我國肝癌患者數量多,我國肝癌早篩技術研究進展較快,國外也有肝癌早篩布局企業,但目前進入國內市場的極少,由此來看,我國肝癌早篩市場中,國內企業更具發展潛力。我國肝癌早篩代表性企業主要有和瑞基因、泛生子等,前者擁有肝癌早篩產品“萊思寧”,后者擁有肝癌早篩產品“HCCscreenTM”,均有較好的肝癌早期篩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