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養院是醫療機構的一種,提供物理治療(如水療、光療),并配合飲食、體操等療法,幫助病人恢復健康。療養院功能區別于醫院,其利用自然療養與人工療養方法來實現人體保健、疾病康復等目的。為更好地利用自然因素,療養院一般建立在景色優美的山區、海濱以及有溫泉資源的地區。
20世紀50、60年代,我國療養院行業發展迅速,療養院數量迅速增多,最高接近1600家;60年代后期以及70年代,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療養院數量迅速減少;80、90年代,我國療養院行業復蘇,療養院數量有所增加,但與50、60年代相比依然差距較大;90年代后期以及進入21世紀,國家對療養院補貼大幅減少,我國療養院行業進入市場化發展階段,較多療養院改革創新能力弱,難以適應市場,國內療養院數量不斷下降。目前,全國療養院數量不足200家。
現階段全國療養院床位數量不足3萬張,但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數量不斷增加。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21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數量為26736萬人,占比18.9%;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數量為20056萬人,占比14.2%。老年人口是療養院的重要目標人群,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市場對療養院的需求不斷增長,我國療養院供需矛盾問題日益突出。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7年療養院行業深度分析及"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顯示,從投資主體來看,我國療養院主要是國有療養院,其數量占比達到85%,私立療養院數量占比僅在10%左右;從主辦單位來看,我國政府辦療養院數量占比達到52%。我國療養院運營模式尚不成熟,盈利能力較弱,若脫離政府財政支持,大部分療養院難以支撐、運營困難,因此我國療養院行業難以吸引資本入局,私立療養院數量少。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國療養院主要有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院、江蘇省太湖干部療養院、江西省廬山療養院、安徽省半湯康復醫院等。隨著老齡化社會到來,我國市場對療養院的需求持續上升,國有療養院難以滿足市場需求,私立療養院地位日益重要,市場發展空間巨大。但由于盈利能力不足,我國私立療養院規模化發展有限,未來需重點關注的是完善運營模式、提高營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