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敷料是一種醫用材料,指覆蓋到傷口創面的液體敷料,常用來包扎患者手術傷口或者外傷創面。醫用敷料種類眾多,英國皇家護理學2005年壓瘡指南將醫用敷料分為抗菌性敷料、互動性敷料、主動性敷料、被動敷料和接觸性敷料五大類。
在顏值經濟帶動下,我國醫美行業獲得快速發展。2021年我國醫美市場規模達1910.2億元,同比增長17.8%。在接受醫美手術后,患者皮膚因受到破壞形成創面,使用醫用敷料能有效提升創面愈合速度,緩解皮膚不適。近年來,醫美手術以其創面小、效果好等優勢受到眾多消費者青睞,帶動醫用敷料市場規模大幅擴大。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7年中國醫用敷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醫用敷料市場規模達261.7億元,同比增長41.3%。
在細分市場方面,接觸性敷料可分為水膠體類敷料、天然紗布、合成纖維類敷料、藻酸鹽敷料等。藻酸鹽敷料為目前醫用敷料市場最先進的產品,其以藻酸鹽為原材料,接觸到傷口滲出液后能形成凝膠,為傷口保持濕性環境,加快創面愈合,以減輕患者換藥痛苦。我國為全球醫用敷料生產大國,但藻酸鹽敷料市場滲透率較低,行業仍存在巨大發展空間。
我國醫用敷料生產企業眾多,行業競爭較為激烈。振德醫療、奧美醫療、海氏海諾、創爾生物、敷爾佳科技、巨子生物等為我國知名醫用敷料生產商。敷爾佳科技在我國醫用敷料市場占據龍頭地位。據敷爾佳企業年報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16.5億元,凈利潤達8.1億元。由于醫用敷料行業門檻較低,我國生產企業多以中小規模企業為主,導致行業集中度較低。
我國為全球醫用敷料出口大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外市場對我國醫用敷料需求旺盛。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醫用敷料出口量達22.3萬噸,出口金額達20.1億美元。目前,我國主要出口中低端型醫用敷料,在高端產品方面較為薄弱。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人口老齡化問題加劇、國民健康意識不斷增強以及顏值經濟拉動下,手術數量及就診患者數量持續增長,醫用敷料市場需求將逐漸釋放,行業發展態勢不斷向好。但目前,我國中低端型醫用敷料占據市場主導地位,本土企業在高端型產品研發方面缺乏核心競爭力,這是行業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