鉑類抗癌藥物,也稱鉑類抗腫瘤藥物,主要指順鉑(DDP)、卡鉑(CBP)、奈達鉑(NDP)、奧沙利鉑(L-OHP)、洛鉑(LBP)等鉑類化學藥物。鉑類抗癌藥物主要有三代,分別為1975年之后問世的順鉑、錫鉑、順氯氨鉑等第一代鉑類藥物;1984年之后問世的卡鉑、奈達鉑、依鉑、卡波鉑、碳鉑等第二代鉑類藥物;1996之后問世的洛鉑、奧沙利鉑、諾貝鉑、賽特鉑等第三代鉑類藥物。
鉑類抗癌藥物主要用于結直腸癌、卵巢癌、乳腺癌、睪丸癌、肺癌、膀胱癌、頭頸部腫瘤等惡性腫瘤治療領域,目前已成為癌癥臨床治療中不可缺少的一線化療藥物。近年來,在國民健康意識不斷提升以及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背景下,國內癌癥患者數量不斷提升,其中2021年我國乳腺癌患者數量已達250.4萬人;肺癌患者數量已達81.5萬人;卵巢癌新發患者數量已達5.7萬人;結直腸癌新發患者數量已達65.9萬人。
龐大的癌癥患者規模為國內鉑類抗癌藥物行業發展帶來了廣闊需求空間。根據新思界發布的
《2022-2026年中國鉑類抗腫瘤藥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其中第二代鉑類抗癌藥物卡鉑2021年國內市場規模已達7.6億元;第三代鉑類抗癌藥物洛鉑注射液2021年國內市場規模已達45.8億元;奧沙利鉑注射液市場規模已達41.2億元。現階段,國內鉑類抗癌藥物市場展現出巨大發展前景,未來行業將在細分市場帶動下快速發展。
我國鉑類抗癌藥物行業起步時間較晚,但在需求驅動下,其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目前國內布局鉑類抗癌藥物領域企業主要有揚子江藥業、齊魯制藥、匯宇制藥、恒瑞醫藥、新時代藥業、海王藥業、長安國際制藥、正大天晴等。由于鉑類抗癌藥物細分品類較多,且適應癥各不相同,因此目前本土企業專注領域各不相同,國內鉑類抗癌藥物市場格局較為分散。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員表示,此外,目前國內眾多企業正在積極布局鉑類抗癌藥物研發賽道,主要企業包括青峰藥業、藥友制藥、誠康藥業、石藥集團、齊魯制藥、長安國際、漢霖生物、榮昌生物等。近年來,在國內癌癥患者數量不斷增加背景下,鉑類抗癌藥物作為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化學抗癌藥物,其市場需求不斷增加,行業發展前景較好。未來隨著國內鉑類藥物研發進程不斷加快,第四代鉑類抗癌藥物的問世將指日可待,未來行業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