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子泵抑制劑,簡稱PPI,是繼H2受體阻斷劑后的一類重要抑制胃酸分泌藥物。質子泵抑制劑在治療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病、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腸潰瘍、卓艾綜合征、應激性潰瘍等疾病上臨床效果較好,其治療效果可達到潰瘍愈合率90%以上,已成為目前市面上作用最強、應用最廣的抑制胃酸分泌藥物。
消化性潰瘍是指發生于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是一種多發病、常見病,其主要病因在于胃黏膜保護作用減弱、胃酸分泌過多、幽門螺桿菌感染等,與環境、遺傳、藥物等因素相關。近年來,在國民生活工作壓力不斷增大以及飲食習慣發生改變背景下,國內消化性潰瘍發病人數不斷增加,質子泵抑制劑作為該疾病療效最強的藥物,目前其已成為消化性潰瘍患者的首要藥物選擇,市場需求不斷增加。
2021年國內消化性潰瘍患病人數已接近7100萬人、患病率已接近8%。在此背景下,根據新思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中國質子泵抑制劑行業細分市場需求及開拓機會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國內質子泵抑制劑市場規模達到289.3億元。從消費渠道來看,目前醫院終端與零售藥店是質子泵抑制劑兩大主流消費渠道,近年來,在集采政策拉動下,醫療終端成為質子泵抑制劑主流消費渠道,2021年國內公立醫療機構終端質子泵抑制劑市場規模約為256.7億元。
其次,根據國家藥監局公告顯示,目前奧美拉唑腸溶片(10mg)已由處方藥轉換為非處方藥。在此背景下,2021年國內實體藥店及網上藥店終端質子泵抑制劑市場規模達到31.1億元,同比增長12.5%。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質子泵抑制劑主要有6種,分別為包含奧美拉唑、泮托拉唑、蘭索拉唑在內的第一代質子泵抑制劑以及包含雷貝拉唑、艾司奧美拉唑、艾普拉唑等在內的第二代質子泵抑制劑,兩代抑制劑均有注射與口服兩種劑型。其中與第一代藥劑相比,第二代質子泵抑制劑具有起效更快、療效更高、作用更持久、不良反應更小等優勢,且隨之國內化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工作持續推進,納入集采的注射劑品類不斷增加。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因此,目前第二代質子泵抑制劑雷貝拉唑、艾司奧美拉唑的注射劑市場規模快速擴大,占比質子泵抑制劑注射劑市場份額不斷擴大,行業發展前景廣闊。目前國內布局第一代質子泵抑制劑藥企數量較多,競爭較為激烈,而布局二代藥物企業數量還比較少,未來行業仍有巨大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