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生物反應器,簡稱SUB,又稱用后可棄生物反應器,是指使用一次性袋制備而成用于培養容器的生物反應器,主要由外部制成容器、生物反應袋、控制系統三大部分構成。根據結構不同,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可分為波浪式生物反應器與攪拌式生物反應器兩大類。
與由不銹鋼或玻璃制成的傳統生物反應器相比,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具有成本低、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易于安裝、適用范圍廣、污染風險小、生物安全性高等優點,主要應用于重組蛋白、單克隆抗體與疫苗的研發、中試及生產等環節,應用領域較為廣泛。
近年來,在國內癌癥患病人數不斷增加以及疫情持續反復背景下,單抗與疫苗研發項目正不斷增加,進而帶動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市場需求不斷增加、規模快速增長。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7年一次性生物反應器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市場規模約為19.4億元。未來隨著國內醫藥研發市場快速發展,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市場滲透率有望不斷提升,預計到2025年,其市場規模有望增長至42.3億元。
我國一次性生物反應器企業主要有多寧生物、樂純生物、金儀盛世、東富龍、楚天科技等;國外企業主要有賽多利斯、賽默飛、GE、默克、思拓凡等。從市場格局來看,長期以來,國外領先企業一直在我國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市場中占據壟斷地位,但近年來,在本土企業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背景下,國外龍頭企業壟斷地位逐漸被打破,國內市場國產化進程加快。
同時,目前在疫情持續反復背景下,我國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受需求持續增長利好,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本土一次性生物反應器企業正憑借與較高的服務水平與性價比優勢,不斷提升國產產品市場滲透率,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當前在國內一次性生物反應器應用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的同時,伴隨著產業鏈上游原材料多層共擠生物膜進口替代進程不斷加快,我國一次性生物反應器行業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未來在疫情持續反復背景下,國內疫苗研發進程將不斷加快,而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市場需求有望加快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進而帶動國內市場國產替代進程不斷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