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監護儀,是監測患者對語言或疼痛的反應程度,覺醒水平以及維持覺醒時間,從而判斷患者意識狀態的醫療設備。意識狀態改變程度與腦功能障礙程度一致,神經監護儀作為意識狀態監護設備,可判斷患者是否昏迷以及昏迷程度,在神經外科中地位重要。
神經監護儀主要由主機、顯示器、接口、電極、刺激探頭、模擬器、隔離變壓器、信號放大器、接線盒、手術工具等組成。神經監護儀除了可以應用于臨床醫學領域,對手術過程中患者的神經進行監護、尋找運動神經位置以外,還可以應用在基礎醫學、生物學等領域,用來進行神經監測研究。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神經監護儀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在臨床上,神經監護儀可用于重癥監護病房(ICU)、手術室、臨床研究實驗室等科室中,用來監測大腦狀態、神經狀態、神經狀態治療效果等,例如監測缺血缺氧腦部疾病患者的神經狀態、癲癇患者的發作頻率及發作強度等。神經監護儀可用于顱腦損傷、腦血管疾病、顱內占位性病變、癲癇等疾病治療中。
我國是基建大國,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建筑施工事故以及交通事故發生數量不斷增多,顱腦損傷患者數量隨之增長。我國是人口大國,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亞健康人口不斷攀升,腦血管疾病等患者數量快速上升。在此背景下,我國神經外科醫療服務需求快速擴大,拉動市場對神經監護儀需求擴張。預計2023-2028年,我國神經監護儀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為8.2%。
在全球市場中,神經監護儀生產商主要有美國美敦力(Medtronic)、美國納圖斯醫療(NTUS)、美國博威醫療(Bovie Medical)、美國Neurosign、美國Checkpoint Surgical、美國NuVasive、德國英諾曼德(Inomed Medizintechnik)、德國愛爾博(Erbe Elektromedizin)、德國Dr Langer Medical、日本光電(NIHON KOHDEN)、中國上海諾誠醫療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醫療設備產業起步較晚,核心技術自主掌握能力較弱,在高端市場中競爭力不足,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支持產業發展。2021年12月,工信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提出研制腦損傷、腦發育、腦血氧、腦磁測量等新型監護裝備。神經監護儀是腦損傷監護設備的一種,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未來本土神經監護儀研發生產企業更具發展潛力。